关于洄洄的诗词(207首)

81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唐·皎然

架石通霞壁,悬崖散碧沙。
天晴虹影渡,风细练文斜。
举陟幽期阻,沿洄客意赊。
河梁非此路,别恨亦无涯。

叙事音乐舞蹈

82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8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84 《兰陵王》 宋·张鎡

蓼汀侧。
朝霭依依弄色。
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
轻裙素绡织。

送别抒怀壮志难酬

85 《龙山会》 宋·赵以夫

今年陪元戎游升山,诘朝始克修故事,则向之龙蛇满壁者,易以山水矣。
拍阑一笑。
游兄、几叟分韵得苦字,为赋商调龙山会
九日无风雨。

86 《疏影》 宋·吴潜

千门委玉。
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
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
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

古文观止赞颂写人

87 《烛影摇红(寿声仲)》 宋·陈著

双杏堂深,山明水秀潆洄著。
稳铺心事做平生,不买颦眉错。
是则苍髯白发。
笑微微、朱颜自渥。

88 《烛影摇红(寿声仲)》 宋·陈著

双杏堂深,山明水秀潆洄著。
稳铺心事做平生,不买颦眉错。
是则苍髯白发。
笑微微、朱颜自渥。

89 《自剑津发燕江次西溪》 清·周亮工

双剑潆洄地,篮舆十万峰。
云争桥上屋,水舞石边春。
破壁蹲饥虎,残僧拜废钟。
追呼亦肯到,何处劝为农?

咏物写鸟寓人抒怀

90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 清·魏源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
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
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
见《宝庆府志》。

古诗三百首咏史讽刺

91 《右溪记》 唐·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写景抒情怀才不遇

92 《诗一首》 宋·王禹偁

兰清时雨和甘棠,石壁洄澜映塔光。
陆羽茶泉金鼎冷,右军墨沼兔毫香。
龙潭彻底明秋月,凤顶当空背夕阳。
乘得绿杨春晓兴,玉台井畔泛霞觞。

93 《采莲曲》 宋·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歌。
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
南山起云山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
恨无飞羽致汝旁,朔洄从之云路长。

94 《渡连圻诗》 南北朝·何逊

此山多灵异。
峻岨实非恒。
洑流自洄紏。
激濑视奔腾。

95 《衡山县晓渡》 元·揭傒斯

古县依江次,轻舆落岸隈。
鸟冲行客过,山向野船开。
近岳皆云气,中流忽雨来。
何时还到此,明月照沿洄。

96 《开先瀑布》 清·蒋士铨

瀑布之水源何来。
划然下裂长峰开.下士目骇自天落。
绝顶乃有千盘回。
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

97 《岳阳楼杂咏十二绝》 宋·胡寅

沅澧澬湘此并行,涨流洄薄又东倾。
西南或与天为际,禹贡如何不记名。

98 《冲虚斋池荷》 宋·徐冲渊

道人埋瓮作新塘,胸次五湖波渺茫。
太华移根聊戏剧,洄池分种不寻常。
冰壶夜浸绿荷露,玉鉴晚吹红藕香。
可待秋风莲子熟,会乘一叶泛沧浪。

99 《武夷九曲棹歌》 宋·留元刚

一曲初篙上水船,翠峰苍壁挟洄川。
采幢幔屋今何在,空有丹炉石鼎烟。

100 《九锁山十咏·翠蛟亭》 宋·吕同老

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
长年蓄飞泉,一決起豪宕。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
下有荇与萍,翠色映空旷。

* 关于洄洄的诗词 描写洄洄的诗词 带有洄洄的诗词 包含洄洄的古诗词(2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