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津路的诗词(586首)

521 《董侍郎生日》 宋·魏了翁

后皇一念根至仁,地虽南北民吾民。
一二指搐不可信,彼动此应关诸身。
人言犬戎相噬吞,彼蚌鷸耳吾渔人。
大国信誓方重申,时遣升勺苏穷鳞。

522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止宿》 宋·刘学箕

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523 《再如金陵》 宋·周文璞

再踏江东路,词穷不复论。
江泥沾苦泪,津鼓聚归魂。
庾信因愁老,陶潜为酒存。
孤踪虽落魄,不敢望明恩。

524 《挽张贡父二章》 宋·岳珂

龙津南国第,蝉冕左丞家。
录以文章襢,人惟寿隽夸。
秀庭看玉树,喜帖报金花。
挥涕东原路,悲风咽晓笳。

525 《思归偶成》 宋·李曾伯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悮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

526 《山行》 宋·方岳

山欲窈而深,路欲缭而曲。
向来始开荒,惟恐日不足。
松行四五里,云绕上下谷。
振衣千仞冈,邀月喷横玉。

527 《次前韵与前人同舟自城归》 宋·陈著

夜泊南津梦岸斜,老来行役只堪嗟。
满篷风露五更月,残梦溪山百里家。
蹴起睡奴催纤路,坐同吟伴说梅花。
此归又且深深信,澜到中閒要见涯。

528 《关邑簿李大用任满》 宋·陈著

彩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
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
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
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

529 《别何橘潭》 宋·陈允平

驻马赤栏桥,余寒著柳条。
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
惜别津亭暮,思归故国遥。
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

530 《小新堤》 宋·董嗣杲

添築湖堤种柳条,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归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桥。
曲院岸通沙涧浅,桃溪寺接石津遥。
游人从此言旋便,不受回舟著相招。

531 《平政桥》 宋·华岳

建水合流三百里,直下富沙如捻指。
溪东披拽缆过西,千丈春风怒涛起。
香轮不解碾清江,造舟贯索成河梁。
年年麦熟梅欲黄,连城千里皆波光。

532 《用前韵酬魏倅》 宋·王炎

手把一麾来霅水,身似痿人方暂起。
此行本为贫所驱,非恋吴中风土美。
浩荡烟波隔白鸥,间关道路劳黄耳。
幸而别驾有诗流,相逢眉睫津津喜。

533 《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 唐·徐铉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534 《捣练子·一为人》 元·王哲

一为人。
做凡身。
四般假合怎生真。
*哩,哩*。
搜玄路,出迷津。
静中调养气精神。
*哩,哩*。

535 《小重山 道友求问》 元·王哲

养性休教起怒嗔。
外身须认正,里头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
清凉至,只在气精神。
财色莫相亲。
自然通大道,觉申申。
金丹结就出迷津。
登云路,玉洞看长春。

536 《望蓬莱·马风子》 元·马钰

马风子,昔日在迷津。
寻个出期真没计,欲知山上路儿真。
须问去来人。
风仙至,端的话良因。
指我一条真捷径,无差无错越红尘。
昼夜感师

537 《寄长安端明王左丞》 宋·宋庠

纲辖尊华省,旌麾镇旧秦。
州荣朱毂守,公待黑头人。
从橐荷中密,仁风扉外春。
才包扬马思,政续赵张神。

538 《已巳岁除夜有感》 宋·宋庠

明晦互推斥,中都芳岁兰。
星回迫旧次,籥暖送馀寒。
来辰茧有绪,去境环无端。
天运故相易,人心那独安。

539 《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宋·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
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
不恥篆刻赋,来肩英俊游。
私智甚凫短,尘容若鸱愁。

540 《淮上》 宋·宋庠

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
风平天合水,舟进树迎人。
饥鹜贪鱼没,高鸿望渚遵。
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 关于津路的诗词 描写津路的诗词 带有津路的诗词 包含津路的古诗词(5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