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笼的诗词(142首)

101 《满井游记》 明·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初中文言文小品春天纪游写景抒情

102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古文观止写景抒愤序文

103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写花

104 《宿普圆寺二首》 宋·赵企

芒鞋侵晓踏青霜,九里松阴引兴长。
云雾浅深山变态,风烟舒卷水晶光。
千岩寒月笼疏薄,一笛西风度渺茫。
短艇不来人意懒,谁知搔首正相望。

105 《失调名》 宋·丁宥

疏绮笼寒,浅云栖月。

106 《游霍童》 宋·陈嘉官

瀑声深涧浅涧,峰势烟笼雾笼。
仿佛身游海上,须臾觉上山中。

107 《謹次韵和呈垂览拙诗之作》 宋·江休复

朝跻天门路,暮宿白云杪。
超然六合作,如翼鸾风矫。
运眸极遐旷,收念息奔扰。
盘盘上绝顶,独立颢气表。

108 《过宝应湖》 宋·吕存中

半升浊酒试莼羹,贱买鱼虾已厌烹。
浅水衣蒲有船过,淡烟笼月更人行。

109 《括苍山行》 宋·吕声之

微风吹雨湿栏干,薄雾笼晴事浅寒。
一树红梅墙外发,谁家美丽倩人看。

110 《红梅》 宋·释琏

娇朱浅浅透烟光,瘦倚疏檐半出墙。
雅有风情胜桃李,巧含春思避冰霜。
融明醉脸笼轻晕,敛掩仙姿蹙嫩黄。
旦暮风英堕行袂,依微如著袖中香。

111 《九日同启泰石卿诸君登永宁寺台》 明·茅元仪

此岁登高在此台,树笼秋色入深杯。
黄花祗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
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

112 《寒荄》 明·钦叔阳

出其东门,遥望平原。
离离衰草,漠漠黄昏。
岂必离别,始为销魂。
望王孙兮不归,思公子兮无言。

113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114 《次韵(四首)》 明·张渥

浅綘笼纱白玉肤,鬓云双軃映犀梳。
尊前自有丹青手,描取崔徽入画图。

115 《见紫薇花忆微之》 唐·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116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宋·苏轼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117 《即席》 宋·王安石

曲沼融融泮尽澌,暖烟笼瓦碧参差。
人情共恨春犹浅,不问寒梅有几枝。

118 《三花斛三首右瑞香》 宋·杨万里

侵雪开花雪不浸,开时色浅未开深。
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
别泒近傅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
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119 《其二》 宋·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
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
风絮。

120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宋·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
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 关于浅笼的诗词 描写浅笼的诗词 带有浅笼的诗词 包含浅笼的古诗词(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