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入的诗词(1674首)

961 《采药冬至上岘山》 明·朱长春

采药至山寺,仲冬野日清。
寒光侵草色,阳气入钟声。
雉子飞余雪,渔人出晚晴。
占年望云物,未得免浮生。

962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凯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
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963 《杨花篇》 明·朱阳仲

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
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
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濛。
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

964 《草书歌》 明·朱瞻基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965 《梁园吟》 唐·李白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966 《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967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唐·李白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968 《古风其二》 唐·李白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969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唐·王维

(册4卷125页1245d)
与世澹无事。
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

970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唐·王维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
钟动始能饭。

971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婉约

972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宋·苏轼

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973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宋·苏轼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寻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974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 宋·苏轼

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
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
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惟君家。
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975 《东湖》 宋·苏轼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976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 宋·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977 《和蒋夔寄茶》 宋·苏轼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978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 宋·苏轼

醒各赋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国也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
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
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惟君家。
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979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 宋·苏轼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胜人。
邓通岂不富,郭解安得贫。
惊飞贺夏燕,走散入幕宾。
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

980 《鹿鸣宴》 宋·苏轼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探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一夜间。

* 关于浮入的诗词 描写浮入的诗词 带有浮入的诗词 包含浮入的古诗词(16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