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索的诗词(158首)

81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82 《刘阮天台谣》 宋·王淮

天台山,乃在钱塘之南,瓯越之间。
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
潺湲。
银河倒泻石梁滑,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

83 《月下笛 赋落梅 以上景印元人十种诗本人南村》 元·陶宗仪

东阁诗悭,西湖梦残,好音难托。
香消玉削。
早孤标顿非昨。
阿谁底事频横笛,不道是、江南摇落。

84 《沁园春 牧》 元·王*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
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
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

85 《春近》 宋·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86 《独酌》 宋·李若川

兀坐起往念,新愁忽来侵。
郁郁不自恰,开尊独盈斟。
举杯对孤影,浩荡生幽襟。
百虑遂消散,无复索我心。

87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88 《赠张俞秀才游金华山》 宋·郑炎

凌晨别我将何适,鹤态飘然振霜翮。
指点金华欲去游,骑驴直造烟霞宅。
一片岚光凝不飞,数里松阴翠如滴。
背腊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争拆。

89 《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 元·柳贯

杜诗诧蜀险,高有石柜阁。
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脚。
马行已崇颠,鸟度尚层壑。
林蹊旷迷辙,崖井荒留幕。

90 《长干宝塔放光偈》 明·等慈润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91 《哀江头》 明·何白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92 《新安道中寄怀诸旧》 明·金銮

故岭重经枫叶凋,族怀肃索伴归樵。
冰霜在道无千里,肌骨侵寒已半消。
石面乱云随马度,树头残雨逐人飘。
翻思前夜溪亭别,窈窕清商酒一瓢。

93 《看梅偶成》 明·林俊

消息东风两月前,西湖索莫老逋仙。
雪蓬昨夜还扶醉,移近梅花一处眠。

94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95 《云南乐》 明·孙蕡

成都贾客向人语,黎州多风杂多雨。
雪山万古长不消,山下四时风气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不论冬夏披毡衫。
蛮官见客花布袄,村妇背盐青竹篮。

96 《十月始见菊》 明·袁公冕

怪尔清姿消瘦尽,冷风疏雨亦凄其。
玄冬乍见真成晚,白首相期亦未迟。
云暗郡城愁独坐,日斜乡国望移时。
樽前摘索原因醉,烛底歌吟转更悲。

97 《伤春曲》 明·张泰

东风吹春染柳条,晴花卷雪烘不消。
陌头小辇轻遥遥,绿波无情漫蓝桥。
小雨生寒暖犹薄,尽日无眠倚朱阁。
昨夜梨云入梦香,腰肢舞困秋千索。

98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明·张正蒙

正蒙字子明,江宁人。
居通济门外之罾湾,临河结庐,柴门昼闭。
带索拾穗,未尝俯仰于人。
年逾九十,隐沦终老。

99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宋·苏轼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100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宋·王安石

蔡侯东方来,取友无所挟。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书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无筴。
时时羹藜藿,镬大苦难燮。

* 关于消索的诗词 描写消索的诗词 带有消索的诗词 包含消索的古诗词(1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