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涧的诗词(337首)

101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边以散发岩岫为》 宋·陈与义

张子卧石榻,夏子理泉窦。
孙子独不言,搘颐数烟岫。

102 《与信道游边》 宋·陈与义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回碕发怒,高霭生树容。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岂无游世上,於此傥相逢。
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103 《坐边石上》 宋·陈与义

三面青山园竹篱,人间无路访安危。
扶筇共坐槎牙石,水悲鸣无歇时。

104 《次韵东坡蒲寺二首》 宋·白玉蟾

满山红白福桑花,蒲深中尽可家。
景泰得泉从卓锡,安期种枣说成瓜。
岂无仙化羊如石,尚有书踪壁似鸦。
一饭招提共僧语,法华经里问牛车。

105 《赤松诗》 南北朝·沈约

松子排烟去。
英灵眇难测。
惟有清流。
潺湲终不息。
神丹在兹化。
云軿于此陟。
愿受金液方。
片言生羽翼。
渴就华池歌。
饥向朝霞食。
何时当来还。
延伫青岩侧。

106 《过静林寺与径山老禅曳杖溪滨俯浅寒冽可照》 宋·毛滂

寒溪数寸尔,下有万里天。
烟云自变怪,寸碧殊湛然。
蘋风亦可人,宁妨暂漪涟。
终观镜面平,与君受媸妍。

107 《南》 宋·韩元吉

朱墨日过眼,溪山谁复游。
夜闻西风喧,起看天地秋。
王事有休沐,驾言指林丘。
新晴鸟鸟乐,路入南幽。
高峰左右列,野水纵横流。
问舍苦不早,求田亦良谋。

108 《南》 宋·韩元吉

秋风何时来,午暑忽已散。
娟娟木犀花,弄蕊亦璀璨。
清香不自惜,拥鼻得奇观。
古来达道人,至乐在山
艺兰与种蕙,采掇契幽愿。
置此勿复言,吾方困游宦。

109 《寒》 宋·刘子翚

林间幽鸟吸枯槎,落尽寒潮一沙。
独林桥西游子宿,酒旗斜日两三家。

110 《寄小蓬莱主者闻梅并简沈元方宇文仲美贤主》 元·杨维桢

罗浮主者是仙才,东老诸孙亦俊哉。
风雨春城花落尽,江山故国燕归来。
酒盟自有乌巾在,笑口应随皓齿开。
十八仙人重会处,劫灰不到小蓬莱。

111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流溅》 宋·吴则礼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
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
未扳红簌,且揭碧鳞鳞。
小雨为吾止,鹁鸪长自驯。

112 《同道士钱泠然寻水源》 宋·陈师道

晓领黄冠子,步寻东源。
拖筇探清浅,垂手弄潺湲。
岸阁残花片,槎留旧涨痕。
凤潜丹穴邃,龙卧古潭浑。

113 《寄韩卷院南常伯之子》 宋·姜特立

每思南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114 上》 宋·姜特立

晴蜻舞幽,水鹊立枯槎。
予亦坐烟壑,有生俱有涯。

115 《挽南先生三首》 宋·赵蕃

寂寞溪南路,于今忍重经。
东来待樽俎,南去哭丹青。
四裔传碑版,谁人作志铭。
屏山空矗矗,水暗泠泠。

116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 宋·赵蕃

惨澹松围障,蜿蜒石隐龙。
背城无数里,献状有千峰。
此地虽为寓,兹山特未逢。
因公九日集,临眺得从容。

117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 宋·赵蕃

闻道常年会,尚书领客来。
公能哦旧句,我恨阙初陪。
郁胡云峰南,苍苍石磴苔。
人亡与节逝,已矣两裴回。

118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 宋·赵蕃

出郭雨遽止,下山云复收。
人疑有神护,神若为人谋。
败壁凄凉句,邻家断续讴。
明年回雁上,应忆此山头。

119 《次韵南韩先生二首》 宋·赵蕃

岁月侵寻两鬓稀,驾言乃复叹多岐。
陈诗故匪初来识,辱赠何堪谬取知。
太息先生作今日,顿还诸老在当时。
倦游已恨归来晚,南潺湲日日思。

120 《跋韩泉诗》 宋·赵蕃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磵远孙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感公语我泪沾巾。

* 关于涧的诗词 描写涧的诗词 带有涧的诗词 包含涧的古诗词(3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