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淡色的诗词(757首)

81 《游栖霞寺》 唐·李建勋

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82 《云》 唐·李中

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
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

83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84 《木芙蓉》 唐·刘兼

素灵失律诈风流,强把芳菲半载偷。
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
谢莲色淡争堪种,陶菊香秾亦合羞。
谁道金风能肃物,因何厚薄不相侔。

85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唐·贯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
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
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86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唐·贯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
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
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87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唐·贯休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尝眠。
霖雨方为雨,非烟岂是烟。
童收庭树果,风曳案头笺。
仲虺专为诰,何充雅爱禅。

乐府妇女抒怀

88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唐·齐己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89 《步虚词十首》 唐·吴筠

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飞,火炼生珠宫。
馀庆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登高写景思乡

90 《秋夜巫山》 唐·乔备

巫峡裴回雨,阳台淡荡云。
江山空窈窕,朝暮自纷氲。
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
谁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

91 《更漏子》 唐·毛熙震

秋色清,河影淡,深户烛寒光暗。
绡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
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

92 《酒泉子》 唐·冯延巳

庭下花飞。
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
迢迢何处寄相思。
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

93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94 《洞箫赋》 两汉·王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辞赋精选音乐

95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96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97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秋天悲秋

98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99 《受恩深(大石调)》 宋·柳永

雅致装庭宇。
黄花开淡泞。
细香明艳尽天与。
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

宋词三百首相思宴会歌女

100 《采莲令·月华收》 宋·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婉约女子离别

* 关于淡色的诗词 描写淡色的诗词 带有淡色的诗词 包含淡色的古诗词(7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