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山住的诗词(489首)

81 《游黄山》 宋·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82 《山居十二首》 宋·淳藏王

拙直自知趋世远,疏愚赢得住山深。
现成活计无他物,只有鳞傩杖一寻。

83 《山行》 宋·胡仲参

石磴手难攀,林深去复还。
人行啼鸟外,僧住白去间。
野兴平秋水,吟魂绕暮山。
马头风作恶,潘鬓任阑珊。

84 《送辉老自赤城住圣水》 宋·徐大受

道人去往本无心,云出空山鹤在阴。
试问白莲同净社,何如赤壁卧青林。
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
要勘山门骑佛殿,春风杖锡偿来临。

85 《山居》 明·刘球

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
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

86 《陆相山房》 明·马愈

陆君真不凡,作相秉枢轴。
归来住颐山,清泉绕茅屋。
空堂俨遗像,夜深萤火触。
时有仙人过,题诗吊幽独。

87 《山居》 明·如晓

挂钵初为客,岩前别是春。
梅残窗影乱,草发砌痕新。
日出偶无事,云来如有人。
长歌深竹里,不记住山贫。

88 《无闻上人许留栖吴门不果送之还山复订春期》 明·王醇

若未曾期住,虽离岂怨深。
定知孤寺语,那入向山心。
窗烛思前影,江寒念晚阴。
成言不可倚,况复望春林。

89 《秋林闲坐寄山僧》 明·王醇

秋晖荡夕痕,秋意到林根。
坐实有深入,静犹多一言。
驰波忽似住,落叶不成喧。
野衲可知此,空山应闭门。

90 《题钟钦礼所画云山江水隐者图》 明·朽庵林公

隐隐楼台倚涧阿,酒船空处罢笙歌。
江头网密鱼虾少,山腹云深虎兕多。
莫怪考槃通世路,已知平地息风波。
道人家住中峰上,时有茶烟出薜萝。

91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宋·王安石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92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宋·王安石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93 《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梅数百株盛开》 宋·范成大

九陌缁尘满客襟,钱塘门外有园林。
胡床住处梅无限,酒旆垂边柳未深。
晴日暖风千里目,残山剩水一人心。
元方伯始皆吾党,邂逅清游直万金。

94 《送文慧师归眉山》 宋·司马光

至人心如云,去住叭所适。
飘摇涉四海,岂复校喧寂。
朅来王城游,红尘暖晨夕。
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

95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元·元好问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
百年一梦初惊。
寂寞高秋云物,残照半林明。
澹横舟古渡,落雁寒汀。

96 《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 宋·梅尧臣

豶豕在涂龙在泽,豺狼食肉麝食柏。
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
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
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独独宿。

97 《览卷赠张山人》 唐·赵嘏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闲。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98 《送牟太素山人》 宋·文同

山人高迹若孤云,聊问太虚求所止。
昨因随风起西北,翩然远堕三隅里。
揽之不住瞥尔去,瞬息谁知几千里。
东游必定遇鸿蒙,请问无为最深旨。

99 《仆罢官东归过杭州寓六游堂而楼阁倚空江山在》 宋·毛滂

道人送客过林扃,先识穿云拄杖声。
内苑深居无一念,东堂久阔尚余情。
且欣能善将军饭,未怪频翻吏部羹。
小住家风殊不恶,一江明月看潮生。

100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宋·强至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

* 关于深山住的诗词 描写深山住的诗词 带有深山住的诗词 包含深山住的古诗词(4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