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性的诗词(629首)

61 《忝官引》 唐·元结

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
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
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
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

62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唐·皇甫冉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63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唐·皇甫冉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64 《卧病》 唐·戴叔伦

门掩青山卧,莓苔积雨深。
病多知药性,客久见人心。
众鸟趋林健,孤蝉抱叶吟。
沧洲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65 《蓝溪期萧道士采药不至》 唐·卢纶

春风生百药,几处术苗香。
人远花空落,溪深日复长。
病多知药性,老近忆仙方。
清节何由见,三山桂自芳。

66 《寄庐山真上人》 唐·李端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67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唐·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抒情愁绪

68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 唐·朱湾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
木纹离披势搓捽,

69 《春山居》 唐·于鹄

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
深处花开尽,迟眠人不知。
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
望见南峰近,年年懒更移。

70 《春山居》 唐·于鹄

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
深处花开尽,迟眠人不知。
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
望见南峰近,年年懒更移。

71 《游烂柯山》 唐·羊滔

步登春岩里,更上最远山。
聊见宇宙阔,遂令身世闲。
清辉赏不尽,高驾何时还。
石梁耸千尽,高盼出林□。

72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唐·武元衡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
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
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爱情思念

73 《书绅诗》 唐·权德舆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
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
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74 《与道者同守庚申》 唐·权德舆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75 《书绅诗》 唐·权德舆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
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
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
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

边疆地名民族组诗

76 《与道者同守庚申》 唐·权德舆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77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唐·杨巨源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超遥比鹤性,皎洁同僧居。
华组澹无累,单床欢有馀。
题诗天风洒,属思红霞舒。

宋词三百首婉约写景

78 《谢自然诗》 唐·韩愈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79 《寒食日出游》 唐·韩愈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
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
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写人

80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唐·韩愈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 关于深性的诗词 描写深性的诗词 带有深性的诗词 包含深性的古诗词(6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