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目的诗词(1138首)

121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唐·钱起

下马失炎暑,重门深绿篁。
宫臣礼嘉客,林表开兰堂。
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
鲜风吹印绶,密坐皆馨香。

122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唐·钱起

王孙兴至幽寻好,芳草春深景气和。
药院爱随流水入,山斋喜与白云过。
犹嫌巢鹤窥人远,不厌丛花对客多。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江南水乡情歌

123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124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唐·独孤及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125 《江草歌送卢判官》 唐·皇甫冉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
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
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

126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唐·皇甫冉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127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唐·皇甫冉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128 《游灞陵山》 唐·严维

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
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
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
潭分化丹水,路绕升仙林。
此道人不悟,坐鸣松下琴。

129 《萧寺偃松》 唐·顾况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
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
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
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130 《花发上林》 唐·窦常

上苑晓沈沈,花枝乱缀阴。
色浮双阙近,春入九门深。
向暖风初扇,馀寒雪尚侵。
艳回秦女目,愁处越人心。
绕绕时萦蝶,关关乍引禽。
宁知幽谷羽,一举欲依林。

131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唐·卢纶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
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132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唐·卢纶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
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
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

133 《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方》 唐·李益

连冈出古寺,流睇移芳宴。
鸟没汉诸陵,草平秦故殿。
摇光浅深树,拂木参差燕。
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
壮日各轻年,暮年方自见。

134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唐·王建

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
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从战地来无物,唯奏新添十八州。

135 《送豆卢郎赴海陵》 唐·刘商

烟波极目已沾襟,路出东塘水更深。
看取海头秋草色,一如江上别离心。

136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唐·武元衡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
春水满池新雨霁,香风入户落花馀。
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
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颂歌

137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唐·武元衡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
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
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爱情思念

138 《与道者同守庚申》 唐·权德舆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139 《与道者同守庚申》 唐·权德舆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140 《送张仆射朝见毕归镇》 唐·权德舆

青光照目青门曙,玉勒雕戈拥驺驭。
东方连帅南阳公,文武吉甫如古风。
独奉新恩来谒帝,感深更见新诗丽。

* 关于深目的诗词 描写深目的诗词 带有深目的诗词 包含深目的古诗词(11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