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响的诗词(1110首)

821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 宋·梅尧臣

我从江南来,挂席江上正。
轻舟自行速,不与风力竞。
乃省少时学,强勉无佳兴。
初如弄机杼,未解布丝经。

822 《依韵和永叔戏作》 宋·梅尧臣

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
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
拢弦叠响入众耳,发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823 《舟中闻蛩》 宋·梅尧臣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824 《寄题南陵息亭蕖阁》 宋·梅尧臣

竹里有清馆,寺中多藕花。
日光穿岸脚,水影射檐牙。
柱穴蜂归响,炉檀火过窊。
已知民讼息,漉酒费巾纱。

825 《十六日会灵火》 宋·梅尧臣

章圣皇帝兴三宫,三宫鼎峙何崇崇。
天圣七年六月尾,玉清始灾坛宇空。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後夜星轸中。
乃闻会灵五殿火,丹焰彻天明月红。

826 《夜泊虹县同施景仁太博河上纳凉书事》 宋·梅尧臣

与君爱清风,移榻就明月。
月落见星繁,星繁如昼热。
沾衣轻露坠,响岸崩湍啮。
坐思都城时,谁许脚不鞋。

827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宋·梅尧臣

上阳宫树影,不随寒波流。
天津桥下石,激响无时休。
至清自照物,遇险岂能柔。
东过白马去,凡经几千秋。

828 《妫蜼子歌为王宗常赋》 明·高启

妫蜼子,乃是轩辕之裔,虞鳏之孙。
混沌既死一万季,独抱大存,窃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坟。
蚤逢三光五岳之气、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
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

829 《赠采访使合门穆舍人》 宋·王禹偁

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
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
旌旆虽假适,江山是胜游。
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

830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宋·刘克庄

午杵谁敲臼,山童髻两髽。
偶因声隔竹,不觉意思茶。
北牖沉沉静,南墙故故遮。
微闻孤杵响,初试一旗斜。
门掩王猷宅,泉甘陆羽家。
搜肠搅文字,毋乃太清耶。

831 《次黄殿讲鸣佩亭》 宋·刘克庄

谁引扶胥水入城,循除终日爱琮琤。
天风何许佩环响,秋色自然竽籁声。
尽洗珠犀宁受涴,少留琴鹤未须行。
它年父老传都漕,名与濂翁一样清。

832 《新秋读书》 宋·文同

高风发远籁,转响为清商。
隆曦减炎威,未晚先自凉。
庭前碧桐树,昨日闻早霜。
朝来逐叶上,已晕一拂黄。

833 《汉州王氏林亭》 宋·文同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834 《宿山寺》 宋·文同

高峰浮云际,古寺高峰上。
秋来已潇洒,雨后益清旷。
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
待晓出松关,幽襟谢嘉贶。

835 《夏树》 宋·文同

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
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
新蝉噪晴午,余响藏深幽。
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

836 《赠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 宋·文同

簿领日婴薄,纷然汩幽襟。
驾言出城南,聊欲清此心。
平冈见净刹,石通郁以深。
中有苦空人,峭健奇骨森。

837 《送李道士归》 宋·文同

先生状貌古,瘦健若老鹤。
秋风唳清霄,寒响满寥廓。
一腹冰雪词,勿为俗人作。
便可住鹅池,乾死守岩壑。

838 《二月二十七游仙洞次壁间韵》 宋·洪咨夔

点脚地维绝,举头天语闻。
瀑泉飞响雪,洞石涌崩云。
缥缈追元放,低回揖郭文。
神清知好在,烟锁绿苔纹。

839 《峡中》 宋·洪咨夔

清猿遗响落三巴,树老霜迟叶未霞。
大抵近南春易早,梅花开尽又桃花。

840 《万法归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 关于清响的诗词 描写清响的诗词 带有清响的诗词 包含清响的古诗词(11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