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渔乡的诗词(392首)

61 《渔家傲·七坐道场三奉诏》 宋·无际道人

七坐道场三奉诏。
空花水月何时了。
小玉声中曾悟道。
真堪笑。
从来漫得儿孙好。
辩涌海潮声浩浩。
明如皓月当空照。
飞锡西归云杳渺。
巴猿啸。
大家唱起还乡调。

62 《风入松 渔隐》 元·沈禧

绿蓑新制把渔竿。
摆脱旧衣冠。
房租去住无拘系,朝吴楚、暮宿湘湍。
且躲是非荣辱,不愁雨暑风寒。

63 《风入松 渔隐》 元·沈禧

绿蓑新制把渔竿。
摆脱旧衣冠。
房租去住无拘系,朝吴楚、暮宿湘湍。
且躲是非荣辱,不愁雨暑风寒。

64 《渔庄》 元·于立

二月春水生,三月春波阔。
东风杨柳花,江上鱼吹沫。
放船直入云水乡,芦荻努芽如指长。
船头濯足歌沧浪,兰杜吹作春风香。

65 《咏渔父》 宋·徐侨

占得江湖汗漫天,了无乡县挂民编。
卖鱼买酒醉日日,长是太平无事年。

66 《别乡人》 明·林俊

驿路迷燕浦,官梅动越吟。
相看今日意,同是故乡心。
鹤径寒沙口,渔船绿柳阴。
沧洲有奇事,未老欲抽簪。

67 《江乡渔乐图》 明·刘溥

桃花雨歇春潮长,江中鲤鱼随水上。
香蒲叶短白鹭飞,渔父乘船自来往。
船头巨罾三丈余,辘轳引缏如引车。
浪花触船鱼乱跃,儿女相顾争欢呼。
江头卖鱼朝买谷,晚来还向江头宿。
老翁不愁儿不啼,新妇船中炊欲熟。

68 《鄞江渔者歌赠陈仲谦》 明·王彝

我昔采药华山峰,群山一视青童童。
或从暮霭见一线,知是鄞江源甬东。
娄东今见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钓竿每裁鄮山竹,台笠独染蓬莱松。

69 《题沈孟渊江乡深处(二首)》 明·王肄

村西村北路相连,处处桑麻绿野田。
一带好山如画里,几湾流水到门前。
渔歌唱过鸥边月,牧笛吹残谷口烟。
不独仙源异人境,杏花春雨自江天。
¤

70 《题渔梁客舍》 明·袁表

渔梁渡头新雨歇,大竿岭外飞云没。
迟回不见故乡人,却见云间故乡月。

71 《渔阳老妇歌》 明·周忱

渔阳老妇白发多,去年归自斡难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众推许。
父母求婚来大都,朱门许嫁不须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枢副。

72 《送邓宗古还乡》 宋·苏轼

广汉有姜子,孝弟行里闾。
赤眉虽豺虎,弛兵过其墟。
至今空清泉,无复双鲤鱼。
南郑有李郃,得妙甘公书。

73 《夜闻湖中渔歌》 宋·陆游

梦回一灯翳复明,卧闻湖上渔歌声。
呜呜乍低忽更起,嫋嫋欲断还微萦。
初随缺月堕烟浦,已和残角吹江城。
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

74 《渔家傲·踏破草鞋参到了》 宋·黄庭坚

踏破草鞋参到了。
等闲拾得衣中宝。
遇酒逢花须一笑。
长年少。
俗人不用嗔贫道。
何处青旗夸酒好。
醉乡路上多芳草。
提著葫芦行未到。
风落帽。
葫芦却缠葫芦倒。

75 《渔家傲·律应黄锺寒气苦》 宋·欧阳修

律应黄锺寒气苦。
冰生玉水云如絮。
千里乡关空倚慕。
无尺素。
双鱼不食南鸿渡。
把酒遣愁愁已去。
风吹酒力愁还聚。
却忆兽炉追旧处。
头懒举。
炉灰剔尽痕无数。

76 《声声慢 内乡淅江上作 以上强村丛书校明弘治》 元·元好问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
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
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
不待求田问如何。
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
一尊酒,唤元龙、来听

77 《饯乡守宋监丞二首》 宋·刘克庄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78 《和乡侯灯夕六首》 宋·刘克庄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79 《程元成待制宠示和篇其自序用乐天尹洛并一渔》 宋·周必大

侍冠早已挂朝堂,乡县荣标昼锦坊。
尚记香山曾尹洛,更同鲁国欲渔棠。
春风醉客金丝缓,夜烛弹棋玉石忙。
应笑汲卿犹未去,强扶衰病理淮阳。

80 《送章頔归乡》 宋·杨亿

芜秽休嗟负郭田,蹉跎自过鹿鸣筵。
荆山玉璞空三献,梁苑风尘已十年。
疏入禁中犹未报,赋成都下早曾传。
独携书剑归闽岭,共泛烟波入楚天。

* 关于渔乡的诗词 描写渔乡的诗词 带有渔乡的诗词 包含渔乡的古诗词(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