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湿冷的诗词(335首)

61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62 《观怀素草书歌》 唐·贯休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
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
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爱情感伤

63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 唐·贯休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
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

64 《夏日雨中寄幕中知己》 唐·齐己

北风吹夏雨,和竹亚南轩。
豆枕欹凉冷,莲峰入梦魂。
窗多斜迸湿,庭遍瀑流痕。
清兴知无限,晴来示一言。

65 《闻尚颜上人创居有寄》 唐·齐己

麓山南面橘洲西,别构新斋与竹齐。
野客已闻将鹤赠,江僧未说有诗题。
窗临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禅榻处,松阴冷湿壁新泥。

66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67 《荷叶杯》 唐·顾夐

春尽小庭花落,寂寞,凭槛敛双眉。
忍教成病忆佳期,知摩知,知摩知。
歌发谁家筵上,寥亮,别恨正悠悠。

清明节写人踏青

68 《小重山》 唐·毛熙震

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
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送别宴饮写人

69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 唐·方干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
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
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70 《引驾行(仙吕调)》 宋·柳永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

71 《菩萨蛮》 宋·苏轼

湿云不动溪桥冷。
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
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
夜深花正寒。

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伤今追昔元宵节

72 《思越人》 宋·贺铸

怊怅离亭断彩襟。
碧云明月两关心。
几行书尾情何限,一尺裙腰瘦不禁。
遥夜半,曲房深。
有时昵语话如今。
侵窗冷雨灯生晕,泪湿罗笺楚调吟。

闺怨妇女回忆伤怀

73 《丑奴儿》 宋·周邦彦

香梅开后风传信,绣户先知。
雾湿罗衣。
冷艳须攀最远枝。
高歌羌管吹遥夜,看即分披。
已恨来迟。
不见娉婷带雪时。

74 《丑奴儿》 宋·周邦彦

香梅开后风传信,绣户先知。
雾湿罗衣。
冷艳须攀最远枝。
高歌羌管吹遥夜,看即分披。
已恨来迟。
不见娉婷带雪时。

75 《八节长欢(登高词)》 宋·毛滂

泽国秋深。
绣楹天近,坐久魂清。
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
余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

江南水乡人生哲学

76 《谒金门》 宋·陈克

深院静。
尘暗曲房凄冷。
黄叶满阶风不定。
无端吹酒醒。
露湿小园幽径。
悄悄啼姑相应。
半被余熏残烛影。
夜长人独冷。

77 《促拍丑奴儿(水仙)》 宋·朱敦儒

清露湿幽香。
想瑶台、无语凄凉。
飘然欲去,依然如梦,云度银潢。
又是天风吹淡月,佩丁东、携手西厢。
冷冷玉磬,沈沈素瑟,、舞遍霓裳。

纪游羁旅写景思归

78 《水调歌头(雨后月出西湖作)》 宋·周紫芝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
淡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
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

79 《定风波》 宋·曹勋

雪后篱边冷未晴。
江天浓淡暗还明。
断续流香传玉蓓。
心醉。
临风嗅蕊不胜清。
映竹幽姿深有思。
何似。
照溪真色更多情。
待得微酸藏傅粉。
黄嫩。
湿云潜放雨轻轻。

80 《采莲舞》 宋·史浩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
霞舒绛彩,玉照铅华。
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
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 关于湿冷的诗词 描写湿冷的诗词 带有湿冷的诗词 包含湿冷的古诗词(3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