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源源的诗词(778首)

61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唐·李德裕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
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
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62 《送源中丞使新罗(一作姚合诗)》 唐·殷尧藩

赤墀奉命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抚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宁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写人赞美

63 《答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唐·沈亚之

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
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
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
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婉约宴会思念

64 《桃源词二首》 唐·施肩吾

夭夭花里千家住,总为当时隐暴秦。
归去不论无旧识,子孙今亦是他人。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纵令记得山川路,莫问当时州县名。

65 《送源中丞赴新罗》 唐·姚合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66 《寄国子杨巨源祭酒》 唐·姚合

日日新诗出,城中写不禁。
清高疑对竹,闲雅胜闻琴。
门户饶秋景,儿童解冷吟。
云山今作主,还借外人寻。

67 《赠李修源(一作送温飞卿赴方城)》 唐·张祜

岳阳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未甘。
昨夜与君思贾谊,长沙犹在洞庭南。

爱国抒怀

68 《洛源驿戏题》 唐·雍陶

柳阴春岭鸟新啼,暖色浓烟深处迷。
如恨往来人不见,水声呦咽出花溪。

69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 唐·李商隐

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
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

70 《赠源寂禅师》 唐·薛能

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
门禅从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许,缘多愧未销。
何传能法慧,此岸要津桥。

71 《寄题巨源禅师》 唐·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72 《赠源寂禅师》 唐·薛能

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
门禅从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许,缘多愧未销。
何传能法慧,此岸要津桥。

73 《寄题巨源禅师》 唐·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74 《二月二日游洛源》 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唐诗三百首音乐

75 《桃源》 唐·李群玉

我到瞿真上升处,山川四望使人愁。
紫雪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溪水流。

76 《桃源》 唐·李群玉

我到瞿真上升处,山川四望使人愁。
紫雪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溪水流。

77 《寄清源寺僧》 唐·温庭筠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
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
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78 《桃源僧舍看花》 唐·段成式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能南国对芳枝。

柳树

79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 唐·刘沧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80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房一作方丈)》 唐·李频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 关于源源的诗词 描写源源的诗词 带有源源的诗词 包含源源的古诗词(7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