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溪亭的诗词(148首)

101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溪光亭》 宋·苏轼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随初日动檐楹。
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

102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抗云亭》 宋·杨万里

脚底一朵云,乘之绕空碧。
前身王子乔,今代李太白。

103 《沙溪江亭》 宋·杨万里

渔舟竟日不知还,水碓无人也不闲。
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

104 《题小沙溪郑氏店江亭》 宋·杨万里

隔水千山又万山,大江仍合小溪湾。
岸巾独立东风里,眼趁凫雏下急滩。

105 《泛宛溪至敬亭祠送别》 宋·张耒

南国初寒候,扁舟远客心。
归人出断岸,晚翼会疏林。
渔市临官道,丛祠蔽木阴。
长年多感慨,况此对分襟。

106 《高至言筑亭于家圃以奉亲总其观览之富命曰溪》 宋·黄庭坚

逸人生长在林泉,更筑亭皋名意在。
明月清风共一家,全以山川为眼界。
鸟度云行阅古今,溪演木末听竽籁。
老夫平生行乐处,只今许公分一派。

107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寒溪草》 宋·梅尧臣

青青色堪染,欲辨不知名。
根阴托乳鱼,水底抽新萌。
康乐池上咏,独与春梦成。

108 《龙溪新亭》 宋·曾几

不识梯山路,今闻驾壑桥。
蛟龙深窟宅,松竹半云霄。
与子成二老,由来非一朝。
崖藤如暂寄,还往肯辞遥。

109 《守居园池杂题·溪光亭》 宋·文同

横湖决余波,虢虢泻寒溜。
日影上高林,清光动窗牖。

110 《太和县丞厅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宋·周必大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111 《太和县丞厅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宋·周必大

松竹林中读异书,公馀有味在三馀。
立之犹未登台阁,予不负丞丞负予。

112 《太和县丞厅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宋·周必大

池疏龙首水循除,日暖游鯈得自如。
官已忘机民正乐,鱼今知我我知鱼。

113 《题贵溪翠颜亭二首》 宋·毛滂

寒声著叶冥冥雨,晚色遮山冉冉云。
且喜翠颜长好在,水边小住可无君。

114 《题贵溪翠颜亭二首》 宋·毛滂

船中自带红泥灶,亭上亲煎白乳泉。
唯有溪山知此意,水风吹面晚萧然。

115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 宋·苏辙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116 《绩溪二咏 豁然亭》 宋·苏辙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117 《绩溪二咏 翠眉亭》 宋·苏辙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118 《绩溪二咏其一豁然亭》 宋·苏辙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119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 宋·苏辙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120 《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 宋·苏辙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 关于溪亭的诗词 描写溪亭的诗词 带有溪亭的诗词 包含溪亭的古诗词(1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