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潜虚的诗词(288首)

41 《中宵》 唐·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42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唐·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43 《同前》 唐·戴叔伦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
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
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
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
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

44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唐·卢纶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45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唐·李端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46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唐·刘商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47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48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49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唐·韩愈

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
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道途绵万里,日月垂十龄。
浚郊避兵乱,睢岸连门停。

50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唐·柳宗元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51 《元日感怀》 唐·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春天节日

52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唐·刘禹锡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飞鸣天上路,镇压海西门。
清望寰中许,高情物外存。
时来诚不让,归去每形言。

53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唐·崔恭

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
朝霞铺座右,虚白贮清风。
潜窦激飞泉,石路跻且崇。
步武有胜概,不与俗情同。

54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55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56 《秋怀十五首》 唐·孟郊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秋天抒怀组诗

57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唐·孟郊

岩谷不自胜,水木幽奇多。
朔风入空曲,泾流无大波。
迢递径难尽,参差势相罗。
雪霜有时洗,尘土无由和。

58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
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
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
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59 《和李仆射西园》 唐·张籍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卷帘。
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60 《青云驿》 唐·元稹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登高怀古

* 关于潜虚的诗词 描写潜虚的诗词 带有潜虚的诗词 包含潜虚的古诗词(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