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渡的诗词(859首)

121 《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 元·邵亨贞

晨色动征衣。
疏钟隔翠微。
小蓬莱、烟树高低。
潮去潮来吴越恨,江上月,故依依。
人老昔游非。
愁多春梦稀。
旧相思、重见无期。
苏小门前杨柳树,应折断、最高枝。

122 《渡江云 庚戌腊月九日,与邾仲羲同往江阴·》 元·邵亨贞

,芭苇弥望,朔吹乍静,山气乍昏复明,起与仲羲登桥纵目,霜月遍野,情怀恍然,口占纪行,求仲羲印可朔风吹破帽,江空岁晚,客路正冰霜。
暮鸦归未了,指点旗亭,弭棹宿河梁。
荒烟乱草,试小立、目送斜阳。
寻旧游、恍然如梦,展转意难忘。

123 《新烟》 明·袁凯

覆堤初冉冉,渡水尚迟迟。
一树梨花色,犹能似旧时。

124 《早渡洛水见流澌尽解春意感人马上偶成戏咏二》 宋·宋庠

春色东来不待招,烟光已过洛阳桥。
如何解尽人间冻,鬓畔霜华转不消。

125 《雪晴閒渡西溪》 宋·王铚

雪后孤村一段烟,晴光远射玉山川。
酒旗隔岸招閒客,独上西溪渡口船。

126 《渡溪水》 宋·张嵲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鱼上。

127 《竞渡》 宋·张嵲

吴俗春来斗画船,疾驱波上若飞烟。
去春放逐曾观此,伐鼓声中又一年。

128 《招贤渡溪阁晚望》 宋·赵汝鐩

溪流清到底,十顷浸秋光。
烟重光加色,风狂雁失行。
尘埃双老鬓,天地几斜阳。
何处一声笛,征人暗断肠。

129 《东山渡次胡汲古韵》 宋·林景熙

客来持酒洒烟霏,空想高风意欲飞。
老洞藏云安石卧,孤舟载雪子猷归。
一川白鸟自来去,千古青册无是非。
欲上危亭愁远眺,废陵残树隔斜晖。

130 《飞云渡》 宋·林景熙

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
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
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
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131 《棠渡初雪》 宋·艾性夫

雪风吹冻冰人须,老梅着花明矮篱。
黄芦萧萧白雁落,野树历历青猿啼。
旗亭有酒味苦短,地炉湿薪烟粗暖。
五陵狎客不下楼,红金火阁玻璃盌。

132 《武阳渡》 宋·艾性夫

空蒙水气湿溪烟,闪烁沙星照客船。
一片西风吹酒醒,秋容多在雁云边。

133 《渡淮》 宋·孔武仲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枯中。
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虽天力,经论是禹功。

134 《陟三十六渡溪塘坞岭》 宋·释文珦

三十六渡溪,溪边绝去蹊。
乱山如叠浪,一岭类登梯。
凤紧妖蛇出,烟错异鸟啼。
蜀僧言剑阁,与此亦相齐。

135 《钱塘晚渡别友》 宋·释文珦

寒月照沙头,轻风引客舟。
挂帆重旷望,举櫂复夷犹。
地势连吴越,星躔次斗牛。
雁烟萦别思,渔火点乡愁。
双鬓谁怜白,单衣自怯秋。
明朝定相忆,独上水边楼。

136 《鄞中桃花渡即事》 宋·释文珦

城北桃花渡,楼居半海商。
官河通远浦,津树杂高樯。
旭日江烟暖,东风水草香。
为看风土异,客子又怀乡。

137 《渡钱塘江》 宋·释行海

东风晓出凤凰城,烟棹悠悠春水平。
征雁北归乡有思,大江东去世无情。
渡人来往青山在,霸业兴亡白鸟惊。
惆怅鲸吞心未死,至今朝暮逐潮生。

138 《欲渡长芦与琛上人渔家词》 宋·释正觉

岸树藤绳欲解维,海门蒲席弄清吹。
舟不涩,兴无涯,回首灊山烟翠姿。

139 《秋晚过北渡》 宋·舒岳祥

凄凉客路趁长川,荷叶无衣柳不绵。
日暮正愁无宿处,乱鸦飞下有人烟。

140 《渡江寄吴氏伯仲》 明·王稚登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
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
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
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 关于烟渡的诗词 描写烟渡的诗词 带有烟渡的诗词 包含烟渡的古诗词(8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