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照理的诗词(409首)

21 《奉和御製清心殿水清木再连理》 宋·夏竦

禁中迟日照南荣,瑞木联祥耀国经。
合干旧临宫槛密,交柯重接帝梧青。
华平对植行侵陛,若木相辉影满亭。
况是斋心延贶地,愈昭天意答惟馨。

22 《和中本留题照石诗》 宋·虞俦

故人别来知几年,怪我相逢须鬓白。
看镜功名不用频,苍苔遍教留行迹。
蚤知宇定发天光,未闻终日介如石。
此理昭然何足疑,来诗并遣镌崖壁。

23 《赠方云卿地理》 宋·何梦桂

金仙顶门一只眼,五眼通神识无限。
云卿留得眼一只,眼力最高人不识。
眼里青囊一卷经,照破山川无遁形。
口谈祸福句句验,人谓先生真鬼灵。

24 《过圆觉院简照上人》 宋·晁公溯

一洗糟粕地,再闻钟梵音。
前身老东院,具体小西林。
自昔知味少,于今无巷深。
是中有妙理,直下试叅寻。

25 《时司理求颂》 宋·释正觉

净磨心鉴绝游尘,本际灵明自照神。
个里机回圆历历,化分百亿大千身。

26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照胆潭》 宋·薛嵎

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
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
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
片岩经霹雳,痕凿到于今。

27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 唐·李隆基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
天地犹惊否,阴阳始遇蒙。
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
多谢时康理,良惭实赖功。

28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唐·贯休

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
到头还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
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

初中古诗边塞战争励志

29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唐·张九龄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
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30 《谒禹庙》 唐·宋之问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31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唐·骆宾王

扰扰风尘地,遑遑名利途。
盈虚一易舛,心迹两难俱。
弱龄小山志,宁期大丈夫。
九微光贲玉,千仞忽弹珠。

32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唐·赵冬曦

轩辕应顺动,力牧正趋陪。
道合殷为砺,时行楚有材。
省方西礼设,振旅北京回。
地理分中壤,天文照上台。
寒依汾谷去,春入晋郊来。
窃比康衢者,长歌仰大哉。

33 《折柳篇》 唐·许景先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34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贺知章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35 《赠张丞相》 唐·宋鼎

汉上登飞幰,荆南历旧居。
已尝临砌橘,更睹跃池鱼。
盛德继微渺,深衷能卷舒。
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
郡挹文章美,人怀燮理馀。
皇恩傥照亮,岂厌承明庐。

36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唐诗三百首赠别友情规劝

37 《赠怀一上人》 唐·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梨花君主爱国

38 《赠怀一上人》 唐·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39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唐·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
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40 《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 唐·储光羲

庆门叠华组,盛列钟英彦。
贞信发天姿,文明叶邦选。
为情贵深远,作德齐隐见。
别业在春山,怀归出芳甸。

* 关于照理的诗词 描写照理的诗词 带有照理的诗词 包含照理的古诗词(4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