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犹父的诗词(801首)

81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宋·晁补之

二人射策几人惊,要与三苏共入评。
先圣子孙多异禀,累朝图牒有高名。
书传科斗犹须定,钓拂珊瑚未可行。
子墨文章豪气在,登临怀古一含情。

82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宋·晁补之

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
侧身西望不得见,泪下两脸何丸澜。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使我四壁长年寒。

83 《栽花招泗州叔父》 宋·晁补之

春园移春栽,芽孽粳粒大。
东风日日吹,喷吐不暇裹。
杨梢青犹未,桃萼红尚可。
田蔬美已最,村醑醇亦颇。
少年慕立事,幸得能几个。
艰难合归来,茅屋聊共佐。

84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一》 宋·晁补之

洁腹不受污,昔人因食薇
薇亦周土生,悲哉怀永饥
武王与周公,圣德天动威
奈此二子何,犹叹安适归

85 《闻文潜舍人出试院约毅父考功寻春》 宋·晁补之

上界官府多文书,我臞犹比山泽儒。
闲忙态异亡羊等,一月不见霜侵须。
虽无京兆白花沥,还有太官青玉壶。
武安曾孙我外弟,闻君得人助君喜。

86 《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 宋·晁补之

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
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
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
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87 《次韵毅父提刑将至蒲见寄》 宋·晁补之

骑报山云见旗脚,吏趋原雪没靴翁。
朅来定坐玄犹白,捷去还忧易又东。
他日江湖空白首,只今关陇有清风。
登瀛契分南迁梦,十五年来事事同。

88 《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 宋·葛立方

江夏无双旧姓黄,末科容我出寒乡。
人间学子垂垂老,天上丹枝恰恰芳。
避地本安元结洞,拥书犹记赞公房。
岂知今世持衡者,不听更筹听织芒。

89 《追换刘平父二首》 宋·李吕

奕世旗常记姓名,屏山道学蔼余馨。
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於君见典型。
琴韵祗求追古意,吟怀偏喜帝林扃。
相逢恨晚情犹厚,怅望音容隔杳冥。

90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宋·汪元量

抱琴挟策马萧萧,北望燕云道路遥。
紫塞晓行闻鸡叫,黄河夜渡见鱼跳。
周回四蜀愁双剑,浩荡三湘梦六桥。
踏遍乾坤犹是客,小山丛桂不能招。

91 《魏道弼父挽词代曾子修》 宋·王之道

德劭年高冠里闾,庆余犹及魏公舒。
似闻白鹤归华表,应有青刍奠故庐。
帝梦漫惊虞涧筑,史占空叹渭滨渔。
泫然东望无从弟,莫厕邦人会葬车。

92 《过吴江次韵行父之作》 宋·李弥逊

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彩虹。
故国平嗟□瓦砾,新亭犹见湿青红。
雁随山远情无□,□与天穷势自通。
尽道鲈鱼寒不食,□□祗合在江东。

93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宋·李弥逊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
春雨歇,暮霞明。
零乱溪花堕玉英。

94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宋·李弥逊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
刹尘何地不光明。

95 《行父和篇颇有过情这语次韵自叙以谢》 宋·李弥逊

家在闽山最上头,大书高屋榜休休。
按行松竹曾施屐,应接江山不运眸。
漫道鹤书朝赴陇,真成蚁穴梦封侯。
紫薇落笔非吾事,抚字犹堪老一州。

96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宋·胡寅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
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
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97 《和奇父二首》 宋·胡寅

丈室虚明了不扃,寸田芜废正须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慕,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不止文书记姓名。

98 《人日惊蛰前数日大雪寄孙奇父韩叔夏》 宋·胡寅

腊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
稚春乃祁寒,号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
初疑雨翻盆,旋觉霰洒甍。

99 《送倪正父尚书守南徐》 宋·楼钥

满腔忠膜与嘉谟,空洞它无一物余。
有语莫非忧国志,欲行犹上荐贤书。
已欣勇退成清节,更喜高眠即故庐。
郎庙须公经济手,不应敛惠向南徐。

100 《赋扬州伯父海桧》 宋·楼钥

潜虬拔地径矢矫,腾拿势出青云表。
为谁犹向此中蟠,坐阅春秋昏复晓。
团团高盖月轮平。
矗矗苍丛众星小。

* 关于犹父的诗词 描写犹父的诗词 带有犹父的诗词 包含犹父的古诗词(8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