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玄名的诗词(694首)

641 《开元观》 宋·陈岩

坏道哀湍鬼火青,山间留得观冲名。
仙宫分置玄真像,想见开元旧太平。

642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 宋·戴表元

寂寂历历不足听,听久亦复难为情。
名嗔势忿大如屋,袖手对此须臾平。
一拊再拊玄鹤舞,三四拊之凄风生。
天寒岁晚山路远,湘水日夜东南倾。

643 《方山和篇再和韵》 宋·杜范

殷勤里社间,谈笑文字会。
平生一尊酒,无虑千百醉。
问梅穷涧冈,乐事引其最。
风霜尽木末,冰雪封户外。

644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 宋·方回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645 《赠吕肖卿三首》 宋·方回

虽未登三十,知君已几年。
先师斧修月,名父柱擎天。
失怙初周晬,耽吟早极玄。
孤身能自立,万卷绝芸编。

646 《次韵张慵庵言别就送》 宋·方回

屡陪幽话探玄关,虚往无何已实还。
远眺每穷千里外,佳吟时见一联间。
致身霄汉名方起,回首林泉意欲閒。
闻说姑溪卜新筑,会须容访郭青山。

647 《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韵得里字》 宋·方回

奠国荷隆栋,扶世纳夷轨。
勋。
勋庸书盟府,名氏垂信史。

648 《赠寿昌墨客叶实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
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
地中间获钟鼎刻,文为之具未为极。

649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宋·方回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650 《题东平张智卿梅轩尝以墨梅一幅自随》 宋·方回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国。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譬如江夏黄鹤楼,既有崔颢无李白。

651 《读圆觉经》 宋·郭印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652 《送莫少虚赴省试》 宋·郭印

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
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
酒量逡巡百盏空,诗锋顷刻千毫秃。
我从识面已忻慕,每恨往还心未熟。

653 《提宫宇文朝议挽辞》 宋·郭印

忆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时少二岁,籍注国子生。
同舍气味同,异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猎科名。

654 《岁晚诸君送酒赋长歌以谢之》 宋·李处权

我有经纶天下之大志,陶冶万物之雄心。
上书几欲自藏达,君门无籍不可寻。
归来抚剑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
混迹渔樵友麋鹿,兴发时为梁父吟。

655 《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宋·李处权

博治人为史,循良吏得师。
谋谟当启沃,出处系安危。
鹗立通丹地,龙章近赤墀。
咨询唐典故,笔削汉官仪。

656 《行之金部既获奉祠之请归赴大阮之约诗以高之》 宋·李处权

阮籍颇推咸,谢安已举玄。
盛事如昨日,风流想当年。
嶷嶷次对公,人物艺且贤。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657 《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 宋·陆文圭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笑锋谁人玄之玄。
水晶宫裹佳公子,风流翰墨皆水然。

658 《题可翁塔》 宋·丘葵

至人埋骨地,草木总皆玄。
未腊梅先觉,无风竹亦禅。
灯缘千载焰,名共四松传。
旧日经行处,瓶盂常俨然。

659 《月泉赵寺丞寿像赞》 宋·释慧开

身为皇族,名著南宫,孔孟屋裹,做模打样。
释毛室内,谈玄说空。
似个般伎俩,半钱不直,又说甚道理三教俱通。
从前学解掀翻尽,却于无处立宗风。
天龙更为重饶舌,熨斗煎茶铫不同。

660 《山居即事》 宋·释绍嵩

掩望闲欹枕,身心俱寂然。
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谈玄。
独得万古意,何劳百响煎。
功名与世事,欲问即攀缘。

* 关于玄名的诗词 描写玄名的诗词 带有玄名的诗词 包含玄名的古诗词(6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