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神的诗词(1431首)

21 《长安怀古》 明·王越

渭水桥边独倚阑,望中原是古长安。
斩蛇赤帝留神剑,堕泪铜仙泣露盘。
宫锦为帆天外落,霓裳成队月中看。
不堪回首风尘后,北斗城荒雁塔寒。

22 《次韵张司户》 宋·陈造

他日犹能说宦游,老禁多病厌漂流。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归计已嗟霜蟹晚,吟声闲伴侯虫秋。
尘冠径欲留神武,万顷苍茫漾白鸥。

23 《挽向参议》 宋·赵蕃

丞相遗家法,云仍多耐官。
著鞭期一跃,失路困千盘。
竟死诸侯客,保留神武冠。
枭鸾终异志,松柏遂孤蟠。
前辈今无几,临风特屡叹。
臧孙宜有后,庞老遗之安。

24 《示都儿学书》 宋·陈著

都子方知砚石亲,字虽小技盍留神
鲁公米帖犹存古,王氏兰亭已失真。
莫事锋鋩多巧锐,要令骨肉两停匀。
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

25 《题金粟洞》 宋·蒲寿宬

天风吹绝顶,小立思生豪。
遥海望无际,众峰疑避高。
留神骨去,犀敛夜光韬。
惟爱瑶池水,寻云学种桃。

26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宋·仇远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27 《送觉师西游乞御书》 宋·李覯

累圣多材艺,留神翰墨间,皇坟非小道,玉版遍藏山。
上士持三学,西行谒九关。
奎华如可捧,归伴白云閒。

28 《留别之望舍弟》 唐·宋之问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29 《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 唐·张说

数步圆塘水,双鸿戢羽仪。
一飞乔木上,一返故林垂。
澹泊含秋景,虚明抱夜规。
无因留绝翰,云海意差池。

30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唐·王维

人外遗世虑,空端结遐心。
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
苍生讵有物,黄屋如乔林。
上德抚神运,冲和穆宸襟。

31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唐·李白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
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思乡

32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唐·李白

天籁何参差,噫然大块吹。
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七叶运皇化,千龄光本支。
仙风生指树,大雅歌螽斯。

33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34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35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唐·杜甫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36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唐·权德舆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
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
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初中古诗秋天悲秋

37 《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唐·刘禹锡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
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
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
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
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38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唐·刘禹锡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
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
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
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39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唐·白居易

郁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梦中那及觉时见,宋玉荆王应羡君。

40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唐·白居易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
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始擅文三捷,终兼武六韬。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

* 关于留神的诗词 描写留神的诗词 带有留神的诗词 包含留神的古诗词(14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