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势的诗词(401首)

61 《登西涧小阁》 明·高启

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

62 《提刑司封以邻霄台佳什垂示辄成拙篇以登厚贶》 宋·蔡襄

峭拔几千仞,孤高无四邻。
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
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
溪山来面势,歌吹彻穹旻。

63 《同刘景文登大安阁》 宋·晁补之

刘侯先将军,忠义当代显。
喑噁指戎虏,却走自相践。
西坡坐首鼠,势蹙不得免。
天怜壮士穷,有子如此鲜。

64 《同刘贡甫学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 宋·张舜民

乘兴俄成石鼓游,可堪摇落楚江秋。
岩中名字今何在,亭下潇湘古亦愁。
万里再惊金马客,一家重上木兰舟。
却令二水知人意,合势相邀向北流。

65 《登赋堂》 宋·李吕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
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
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

66 《雨作妨登山》 宋·刘过

莫笑林宗折角巾,雨师坚壁助愁城。
菰蒲乍冷横烟淡,鸥路惊秋立水轻。
山势欲穷犹有路,溪流似断又闻声。
好怀聊拟携筇去,政惬农夫荷笠耕。

67 《登三夏故城(二首)》 明·杨基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68 《登梵天上方》 宋·强至

廊腰偃月势环遭,秋宇澄明照一毫。
楼槛转身侵白日,海山随眼没惊涛。
泉枯碧甃鳗形遁,屋跨苍崖鸟翼劳。
屈指旧游今二纪,新愁烂熳入风骚。

69 《长沙历冬无雪正月十日与客登卷云亭望西山始》 宋·张栻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余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我亦破晓出,唤客来卷云。

70 《登江陵郡城观雪》 宋·张栻

黄云澹四垂,飞雪忽无际。
排空风力静,整整若有制。
穿林初着花,点瓦已成毳。
低连七泽波,远接关河势。

71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宋·张栻

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
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
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
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

72 《还家登悔来坡》 宋·陈造

下坡黐堕,上坡风鷁退。
历险虽末势,未易忘叹慨。
散人吏隐心,下上不云悔。
摩眼见南山,众岭莫谋大。

73 《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 宋·郑刚中

传道官颇清,防患计微拙。
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
芟除失豫备,滋蔓久盘结。
野烧因风起,四垣具烈烈,

74 《登南纪楼》 宋·胡寅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75 《自登道来马豀作》 宋·李流谦

朝暾拔山红一丈,露草烟林气萧爽。
出门华构照新绿,并辔宝珂喧碎响。
僮奴尚语林薄间,马蹄势已青云上。
琳宫百年傲风雨,气象雄深挟千嶂。

76 《晚登邬子亭用壁间韵四首》 宋·赵蕃

中流掀簸势难停,望断龙祠与戍亭。
胡不少留风止去,塔铃昨者故丁宁。

77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宋·赵蕃

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
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
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

78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 宋·程公许

祝册颂九重,郊丘以晴祷。
小臣职骏奔,单车倦涂潦,崇阜逾巘崿,层坛敷千藁右兴念经始,面势若天造。

79 《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宋·李曾伯

不夜城头着此亭,山川幻化抑何神。
高低地势平於水,穷富人家等是春。
一氯中间知有造,四方上下了无尘。
烹茶读易从古适,不羡梁园作赋人。

80 《秋暮登太白》 宋·陈允平

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白云连海峤,黄叶满亭皋。
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

* 关于登势的诗词 描写登势的诗词 带有登势的诗词 包含登势的古诗词(4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