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高长的诗词(1034首)

161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唐·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162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
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163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
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164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 唐·杜甫

野兴每难尽,江楼延赏心。
归朝送使节,落景惜登临。
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
重船依浅濑,轻鸟度层阴。

165 《九日五首》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送别爱国励志

166 《送郑二员外》 唐·皇甫冉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
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
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
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167 《送郑二员外》 唐·皇甫冉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
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
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
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168 《早秋登慈恩寺塔》 唐·欧阳詹

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
毫端分马颊,墨点辨蛾眉。
地迥风弥紧,天长日久迟。
因高欲有赋,远意惨生悲。

169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170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唐·白居易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171 《送李馀及第归蜀》 唐·姚合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
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172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唐·韩偓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173 《登圣善寺阁望龙门》 唐·成崿

高阁聊登望,遥分禹凿门。
刹连多宝塔,树满给孤园。
香境超三界,清流振陆浑。
报慈弘孝理,行道得真源。
空净祥烟霁,时光受日温。
愿从初地起,长奉下生尊。

174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湖州长史)》 唐·皎然

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
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夜静酒阑佳月前,高张水引何渊渊。

175 《抛球乐》 唐·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田园

176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宋·李曾伯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177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宋·刘克逊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重阳节饮酒抒怀思乡

178 《次韵廉夫登沮微亭二首》 宋·傅察

大火气方炽,新金伏未兴。
茅屋苦卑陋,蕴毒空自憎。
流汗常被体,涤烦屡饮冰。
那堪青蝇辈,鼓翅作威棱。

179 《次韵曾中父登临川郡书事》 宋·吴可

戈甲何为盛,田园已就荒。
仅能移北阜,未暇隐东墙。
寂寞交亲远,漂零道路长。
归心随断雁,离思感垂杨。

180 《登瑞岩山》 宋·徐师仁

携筇登绝巘,朝爽薄危栏。
乘胜移杯爵,凭高忆羽翰。
泉声穿石响,树色入秋寒。
对酒频长望,心同渤澥宽。

* 关于登高长的诗词 描写登高长的诗词 带有登高长的诗词 包含登高长的古诗词(10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