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明日的诗词(2947首)

861 《南明道中》 宋·释行海

酒旗犹写天台红,小白花繁绿刺丛。
蜂蝶不来春意静,日斜桐角奏东风。

862 《就明书怀》 宋·释智愚

流菜非深隐,那堪复故山。
未能忘影迹,终是碍人间。
白发吟边短,清灯话里闲。
江湖有新梦,何日出松关。

863 《春日新浴》 宋·舒岳祥

白发美青阳,新年试新浴。
小窗洁而明,板阁密以燠。
帘垂风绝蹊,汤暖云升屋。
探手酌温凉,微微浇背腹。

864 《秋日书怀》 宋·孙应时

宦情都漠漠,愁思正悠悠。
黄叶白苹渚,清风明月楼。
归欤想彭泽,老矣欠菟裘。
行止君休问,吾生不击舟。

865 《送章明章善解官奉亲还吴中二首》 宋·王洋

病卧江城五见秋,惟君向我用青眸。
廪人白粟长相续,官簿青钱不用求。
向日倾心今得意,犯严荐口昔徒羞。
期君通籍金闺后,唤我松江共钓舟。

866 《九日同黄宏公游古城山》 宋·于石

信步攀跻感旧游,寒烟衰草思悠悠。
西风白发空惊老,晚节黄花独耐秋。
宇宙几人欢喜饮,江山一片古今愁。
渊明三迳今犹在,自笑不如归去休。

867 《次韵伯寿兄秋日偶题》 宋·喻良能

渐老良多感,悲秋强自宽。
鬓惊潘掾白,衣怯范生寒。
迳合荒苔碧,窗明落叶丹。
浇愁须暂醉,忍放酒杯乾。

868 《九日同尤司户舟行游梅山》 宋·喻良能

令节逢重九,相携鉴上游。
扁舟游舴艋,左手把蝤蛑。
红叶明青眼,黄花重白头。
晚来风色好,归棹得夷犹。

869 《采石遇顺风》 宋·袁说友

我观挽强弓,去镞不可止。
弓力小有尽,所至亦无几。
又观鸿鹄飞,冲霄势难已。
天高羽翼倦,俄复知还矣。

870 《六月十四日观云有作》 宋·张九成

深深萧寺足幽居,寝饭行藏亦自如。
仰识白云天外意,俯看青史古人书。
摩挲方雨生无愧,周览山川气有余。
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风明月是吾庐。

871 《二十六日复出城》 宋·张九成

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
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

872 《宫中行乐词八首》 唐·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写人宫廷生活组诗

873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泰山组诗

874 《秋兴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875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长篇叙事

876 《登泰山记》 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写山写景

877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87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879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880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游历山水抒情组诗

* 关于白明日的诗词 描写白明日的诗词 带有白明日的诗词 包含白明日的古诗词(29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