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识的诗词(627首)

421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宋·苏辙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
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
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
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

422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宋·苏辙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423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宋·苏辙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424 《代书寄赵宏》 宋·曾巩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
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
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425 《赠奉议沈辽》 宋·张舜民

凫胫天生短,鹤胫本来长。
一朝有客欲断续,二物无地逃悲伤。
吾徒曾匪凫鹤匹,又取圣贤为学术。
解将轩冕等浮云,宁免傥来并执一。

426 《有感》 宋·葛立方

但知鬼目为芝草,谁信羚羊破佛牙。
娘子阿姨何处辨,时人识卖假金家。

427 《周元特詹事挽词二首》 宋·韩元吉

道学尊闾里,衣冠见伟人。
鸡群真野鹤,麕角目祥麟。
谠论追前辈,清时识诤臣。
他年激贫懦,风动霅溪滨。

428 《逢人》 宋·韩元吉

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
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
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
自非知心交,君辈定难记。

429 《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 宋·韩元吉

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
嗟我百人,耳目讵能识。
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
涨沙莽云屯,衣带仅寻尺。

430 《陆务观寄著色山水屏》 宋·韩元吉

我居面山俯潺湲,凭轩卧牖皆见山。
山光影入怀袖,秀色爽气非人寰。
故人怜我新结屋,犹恐看山未能足。
丹青写作何许图,不碍闭门聊纵目。

431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 宋·韩元吉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耶非耶莽谁识,乔林石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

432 《别陈景明二首》 宋·黄公度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三夏日迟心自急,百年恩重命还轻。
贾胡久矣传诗句,蛮长依然识姓名。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433 《昔游诗》 宋·姜夔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434 《昔游诗》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435 《昔游诗 其八》 宋·姜夔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436 《昔游诗 其十一》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437 《改过》 宋·李吕

颜子趣高远,改过不待形。
子路虽未及,有闻思欲行。
庸人过莫知,心目任盲腾。
纵复觉其然,如醉不愿醒。

438 《题宋德器致爽轩》 宋·李吕

将军啸咤风雷生,一诺之宠千金轻。
仰头看山默不应,此段王郎真绝人。
人言爽气定何物,面目俨然君不识。
非氛非祲非烟云,可以意了难口说。

439 《湖学别苏召叟》 宋·刘过

失学老无成,宁不心自慊。
子聊生吾后,逸俟眼未见。
委身入罏锤,顾此金百炼。
有如顽钝质,岂可便磨划。

440 《题高远亭》 宋·刘过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古风。
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 关于目识的诗词 描写目识的诗词 带有目识的诗词 包含目识的古诗词(6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