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实的诗词(730首)

101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即是如来真实相,闹市卓牌标榜样。
子湖狗子咬三关,未透玄机招业障。

102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阳。
杲日丽天无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说三乘十二部,会来只是一医方。
长年有病不寻药,五千余卷枉施张。

103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
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104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宋·释印肃

殿堂何所有,梦幻非坚久。
竹木从何来,个个人空手。
石人解采画,木女添灯油。
此事谁得知,真实泥牛吼。

105 《题至游庵兼简庵中道友》 宋·释正觉

真实人居遍十方,至游处处露堂堂。
鹅於水器择其乳,蜂在华房採得香。
心鉴照中无垢翳,道环虚里见神光。
能来闹市住三昧,鸟度长空迹不彰。

106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二尊宿,一人粗似丘山,一人细如米末。
虽然粗细不同,称来轻重恰好。
径山今日真实告报,汝等诸人切忘鑽龟要瓦。

107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凭此口与舌头,祝吾君寿无间歇。
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
师子窟内产狻猊。

108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福城东有大长者,居福城东海屿上。
於不思议尘劫中,承事供养无数佛。
善哉长者世希有,如优昙华时一现。
发启广大真实心,创无佛处阿兰若。

109 《观音大士赞》 宋·释宗杲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110 《向侍郎无热轩》 宋·释宗杲

勇猛精进过量人,号曰芗林大居士。
住无变易真实处,而常顺行诸佛法。
不作世间颠倒业,成辨出世胜方便。
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难思诸境界。

111 《山斋夜坐》 宋·舒岳祥

新岁才三日,春风便不同。
花前双鬓白,雪后一灯红。
老去心无术,愁来佛亦空。
吾儒真实在,千古获麟翁。

112 《缘识》 宋·宋太宗

忙即但忙,闲即便闲。
无数之见,与道相关。
言虽鄙俚,勿生谤毁。
利他何疑,嗔乃兴喜。

113 《缘识》 宋·宋太宗

贤愚善恶未尝休,是个众生信佛求。
真实持经堪郑重,非心不定谩劳修。

114 《缘识》 宋·宋太宗

香汤洒浴更斋清,运动形躯四体轻。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转安宁。
从无入有皆真实,去住何难妙最精。
五行聚散归一体,灵源不用苦煎烹。

115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神仙不死几人存,欲界从头是可谕。
真实自然归至理,狂颠逢见道须尊。
分明记取依经典,消息临时度晓昏。
四叙推迁由反覆,唯占日月顺乾坤。

116 《逍遥咏》 宋·宋太宗

香汤沐浴更斋清,运动形躯四体轻。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转安宁。
从无入有皆真实,去住何难妙最精。
五行聚散归一体,灵源不用苦煎烹。

117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 宋·孙应时

元佑贤子孙,忠肃家第一。
岂惟富文雅,清苦用一律。
君看我同年,践履极真实
不待问著龟,公侯挂可必。

118 《送王木叔推官满秩》 宋·孙应时

听雨宿空山,念当与君别。
起行意无柰,雨声转幽咽。
名贤去莲幕,一郡惨不悦。
人心到无言,冰寒炭故热。

119 《过龙居寺偶题寺有新取华严方结阁贮之》 宋·王洋

千株松逐岩腰转,四面山如扇掌开。
不厌客成真实否,华严阁就约得来。

120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唐·李白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
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思乡

* 关于真实的诗词 描写真实的诗词 带有真实的诗词 包含真实的古诗词(7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