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眼势的诗词(308首)

41 《大雨行(开成三年宣州开元寺作)》 唐·杜牧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躩蛟龙爪尾长。

42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43 《潼关河亭》 唐·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地方写景抒情

44 《七月十五夜看月》 唐·李群玉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星斗动,路越青冥高。
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45 《茶中杂咏·茶瓯》 唐·皮日休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思乡

46 《庐山》 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
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47 《含香》 唐·韦庄

含香高步已难陪,鹤到清霄势未回。
遇物旋添芳草句,逢春宁滞碧云才。
微红几处花心吐,嫩绿谁家柳眼开。
却去金銮为近侍,便辞鸥鸟不归来。

48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49 《陈氏童子草书歌》 唐·皎然

书家孺子有奇名,天然大草令人惊。
僧虔老时把笔法,孺子如今皆暗合。
飙挥电洒眼不及,但觉毫端鸣飒飒。

志向

50 《古意九首》 唐·贯休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
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
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

51 《玉女舞霓裳》 唐·李太玄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女子

52 《中元夜看月》 唐·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唐诗三百首写景

5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54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宋·周邦彦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春天山水羁旅抒怀

55 《渡江云(小石)》 宋·周邦彦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56 《薄媚(第四催拍)》 宋·董颖

耳盈丝竹,眼摇珠翠。
迷乐事。
宫闱内。
争知。

57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58 《野庵曲》 宋·沈瀛

野叟最昏迷。
叹世间、光阴奔走如驰。
逢这闲时。
忽寻忖、一生里事都非。

59 《满江红(次韵黄叙州□□)》 宋·魏了翁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
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
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
对暮天、疏雨话乡情,更筹急。

60 《八声甘州(偶书)》 宋·魏了翁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
望秦云苍_,蜀山渺_,楚泽平漪。
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
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

* 关于眼势的诗词 描写眼势的诗词 带有眼势的诗词 包含眼势的古诗词(3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