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碑者的诗词(196首)

41 《读六一先生碑亭记》 宋·曾丰

六一先生自不磨,太丘兴卜植僵多。
牛羊莫犯基茔者,风雨其如阡表何。
器识谁能三世合,规摹可复百年过。
丰碑幸出老彭手,读罢宁容不一哦。

42 《赠蜀僧闾丘师兄》 唐·杜甫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43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唐·杜甫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
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
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44 《李潮八分小篆歌》 唐·杜甫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45 《偶题》 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46 《偶题》 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哲理

47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48 《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唐·王建

西域传中说,灵台属雍州。
有泉皆圣迹,有石皆佛头。
所出薝卜香,外国俗来求。
毒蛇护其下,樵者不可偷。

49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以伸酬献》 唐·白居易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
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

50 《经古墓》 唐·熊孺登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51 《潼关驿亭》 唐·薛逢

河上关门日日开,古今名利旋堪哀。
终军壮节埋黄土,杨震丰碑翳绿苔。
寸禄应知沾有分,一官常惧处非才。
犹惊往岁同袍者,尚逐江东计吏来。

52 《津阳门诗》 唐·郑嵎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进,疲童退问前何为。
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53 《太湖诗·石板(在石公山前)》 唐·皮日休

翠石数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莹龙剑,外唯叠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气清且浮。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咏史怀古

54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钱珝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55 《送谏官南迁》 唐·贯休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
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
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
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

56 《吊双泉大师真塔》 唐·齐己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57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58 《过云木冰记》 清·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
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

辞赋精选纪游

59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辞赋精选状物写景

60 《水调歌头》 宋·刘克庄

致。
属先受制置使李公之辟,崔公始聘洪公舜俞入幕。
后二十五年,奉使岭外,拜公祠象,俯仰今昔,辄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
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关。

宋词三百首咏物梅花抒怀

* 关于碑者的诗词 描写碑者的诗词 带有碑者的诗词 包含碑者的古诗词(1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