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和的诗词(77首)

21 《唐禅社首乐章·雍和》 唐·贺知章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絜,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22 《唐禅社首乐章·寿和》 唐·贺知章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於穆不已,裒对斯臻。

23 《唐禅社首乐章·福和》 唐·贺知章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24 《唐禅社首乐章·太和》 唐·贺知章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25 《和荐福寺英公新构禅堂》 唐·丁仙芝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26 《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 唐·刘长卿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
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
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
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

27 《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 唐·杨巨源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
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
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28 《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唐·杨巨源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29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唐·赵嘏

楼畔花枝拂槛红,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

战争抒情喜悦

30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唐·赵嘏

楼畔花枝拂槛红,露天香动满帘风。
谁知野寺遗钿处,尽在相如春思中。

31 《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 唐·皮日休

戚历杉阴入草堂,老僧相见似相忘。
吟多几转莲花漏,坐久重焚柏子香。
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
云林满眼空羁滞,欲对弥天却自伤。

忧国忧民

32 《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 唐·陆龟蒙

一函迢递过东瀛,只为先生处乞铭。
已得雄词封静检,却怀孤影在禅庭。
春过异国人应写,夜读沧洲怪亦听。
遥想勒成新塔下,尽望空碧礼文星。

小学古诗山水组诗

33 《和禅月大师见赠》 唐·罗隐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34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唐·郑谷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35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 唐·李洞

人言紫绶有光辉,不二心观似草衣。
尘劫自营还自坏,禅门无住亦无归。
松根穴蚁通山远,塔顶巢禽见海微。
每话南游偏起念,五峰波上入船扉。

36 《赠和龙妙空禅师》 唐·王继勋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37 《和赠和龙妙空禅师》 唐·夏鸿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38 《赠和龙妙空禅师》 唐·王继勋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39 《和赠和龙妙空禅师》 唐·夏鸿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40 《柳梢青(和逃禅四首)》 宋·陈允平

藓迹苔痕。
香浮砚席,影蘸吟尊。
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
孤山往事谁论。
但招得、逋仙断魂。
客里相逢。
数枝驿路,千树江村。

* 关于禅和的诗词 描写禅和的诗词 带有禅和的诗词 包含禅和的古诗词(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