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溪石的诗词(178首)

41 《晚秋游中溪四首》 宋·戴表元

经秋溪水碧洄洄,无数晓山如镜台。
红叶流从龙奥出,白云飞向石门来。
亦逢纸户曾相识,尚有樵踪且莫回。
端为何人作风物,漫山漫谷野花开。

42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唐·姚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43 《次韵东鲁省游石龟山》 宋·戴表元

一舸悠悠醉又醒,溪山无语意分明。
龟身何日化苍石,鹤背有人游紫清。
百榼颁空看少俊,千金难买是春晴。
筵端宋玉尤骚绝,游戏长歌复短行。

44 《游峡山寺》 唐·杨衡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
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中秋节月亮哲理

45 《题安乐山(合江青溪上六七里,隋刘珍登真之地,有祠)》 唐·先汪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46 《送端上人游天台》 唐·施肩吾

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
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褐是真人。
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孤独思乡

47 《尚书命题瓦砚》 唐·徐夤

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
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
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
入台知价重,著匣恐尘生。

48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 宋·姜夔

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
莫忡忡。
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49 《山泽居为徐端蒙赋》 明·南洲法师

达士不徇俗,翛然列仙臞。
乐天得其趣,且作山泽居。
牵萝北干下,石田绕吾庐。
渠流引溪渌,既耕亦可渔。

50 《夏日睡起》 明·文徵明

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51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宋·秦观

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栊深。
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

52 《铜雀砚》 宋·梅尧臣

歌舞人已死,台殿栋已倾。
旧基生黑棘。
古瓦埋深耕。
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

53 《谢端砚》 宋·陈师道

王家旧物群偷後,石出蛮溪百丈深。
挥翰吾非玉堂手,断金君有古人心。

54 《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宋·李弥逊

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夸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不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55 《石田渡口待潘文叔去岁亦尝于此待端叔》 宋·赵蕃

野店当溪静,荒园得日宽。
频因候客至,并此把诗看。
肯寄山中信,如今世上难。
却忘相见后,劳苦杂悲酸。

56 《石门坞》 宋·赵蕃

溪已曲更曲,坞仍深更深。
端居与奚自,出处各何心。

57 《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宋·方回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58 《十二月十七日归故园酌红梅花下》 宋·舒岳祥

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
留春借冬皆乐事,但苦世上无閒人。
平皋梅花如雪浪,夜色晨光迷滉漾。
就中红香清且妍,风流故在海棠上,

59 《周希稷见示诗卷作诗为谢》 宋·喻良能

周郎列宿胸中罗,笔端有口如悬河。
赠我明珠六十八,一一照乘圆无颇。
我学谷梁失也短,君才士衡患其多。
中兴功业要纪述,浯溪石崖当往磨。

60 《试砚》 宋·袁说友

断璧推良质,寒窗足雅供。
点分鸜眼秀,色渍马肝浓。
岩浸端溪月,纹藏古歙峰。
可怜方寸石,笔下几迎逢。

* 关于端溪石的诗词 描写端溪石的诗词 带有端溪石的诗词 包含端溪石的古诗词(1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