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藤的诗词(359首)

161 《牵牛花》 宋·陈宗远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
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蜓带露来。

162 《芷溪园》 宋·侯畐

行吟溪上园,幽思与诗便。
藤附多年树,苔生废井泉。
瘦梅锄月种,蔓菊就篱编。
更有三间屋,重茅盖竹椽。

163 《长庚绍兴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尝游阳华后十有二》 宋·李长庚

阳华近七里,不到余十年。
乃知声名锁,能障山水缘。
今日与邻曲,胜游追斜川。
瘦藤穿荦确,一叶弄潺湲。

164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宋·李若水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
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

165 《春日田园杂兴》 宋·刘应龟

独犬寥寥昼护门,是间也自有桃源。
梅藏竹掩无多路,人语鸡声又一村。
屋角枯藤黏树活,田头野水入溪浑。
我来拾得春风句,分付沙鸥莫浪言。

166 《夏景》 宋·吕徽之

竹几藤床石砚屏,薰风帘幕篆烟清。
空斋数点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167 《资国院》 宋·罗之纪

倦逢磐石手摩挲,横压乌藤漫啸歌。
烟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缥缈白云窝。
纸窗竹屋小盘礴,林影溪光相盪磨。
试共老僧参此意,一声唤醒读书魔。

168 《偈颂九十三首》 宋·释梵琮

今朝正当端午节,衲僧倒用真妙诀。
转圣作凡,点金成铁。
却把山茶,以替竹叶。
角黍满盘,菖蒲细切。
虽然俗气未除,也要大家暖热。
百草头边,艾人懽悦。
千峰影里笑不休,野猿时把藤萝拽。

169 《即事》 宋·舒岳祥

麦熟南风挂衲畦,山禽快活晓来啼。
中分草色柴车路,半压藤花石步豀。
茅屋数家深避马,竹林三里远闻鸡。
荒村得句将谁赠,墙壁还随即事题。

170 《丙子仲冬紫阁寺聊句》 宋·苏舜元

白石太古水,苍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变,身世逗留增。
桥与飞霞乱,人间独鸟升。
风泉冷相搏,楼阁暮逾澄。

171 《越问·越纸》 宋·孙因

系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
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
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
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

172 《过多福寺次王龟龄壁间韵》 宋·熊应亨

七尺枯藤手自摩,閒过僧寺坐横坡。
花开曲径霜前密,云压层城雨后多。
田舍竹林分鹫岭,山城芦水漾鱼波。
禅床处处堆黄叶,独乘寒松不改柯。

173 《归耕亭二首》 宋·杨承祖

乘兴登临弗杖藤,绝巅未已觉身轻。
新开竹径从风入,小坐松冈待月生。
江上数峰攒壁立,林间一阁碍云行。
凭栏朗诵昌黎句,水碧双增远目明。

174 《三仙祠》 宋·杨佐

胜迹传来不记年,昔闻尝驻汉神仙。
碑因藓蚀无完字,址为藤迷失旧阡。
岩屋镫悬松外月,石炉香散竹间烟。
翻思穀穗遗人日,陈迹寥寥一惘然。

175 《冯先生访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韵哦诗而》 宋·张积

春回九地阳潜升,南枝破腊如酥凝。
疏篱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
魁然老株忽骇目,雪鳞矫矫双龙腾。
天公不叱困仆地,掀髯弄爪高曲肱。

176 《金精歌》 宋·赵崇怿

东风飞霖雨,一洗桃李尘。
快马紫游缰,来赏金精春。
连林翠气妙不动,时作佛髻螺头青。
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万人。

177 《妙法庵二首》 宋·赵良佐

蔓藤扶我过东冈,与客同登妙法堂。
小院回廊春已暮,茂林修竹夏初长。
归欤未办买山计,健甚无庸却老方。
都市山林总无累,此生此世底须忙。

178 《游石窗》 宋·赵汝绩

玉妃笺天收雪权,东皇领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凤婀娜竹夹道,苍龙偃蹇松当关。
寿藤络崖半青白,文藓绣径全斓斑。

179 《书义倡传后》 宋·钟明

洞庭之南潇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门前冠盖但如云,玉貌当年谁为主。
风流学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断肠句。
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

180 《麻姑山》 宋·朱京

仙都朝百灵,奇绝众峰冠。
朝随五马游,万里卷云幔。
春阳散地脉,指顾群阴泮。
刻玉露巉岩,严严色足惮。

* 关于竹藤的诗词 描写竹藤的诗词 带有竹藤的诗词 包含竹藤的古诗词(3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