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的诗词(2494首)

301 《郭似山道士寄惠笔两束启缄乃羊毫也作诗戏》 宋·舒岳祥

似山惠我笋丝笔,乃是长须公子毫。
简固就面祓涤,琅函宁肯近腥臊。
若非月里霜{皴皮换兔}颍,恐是仙家云鹿毛。
润笔定须三百束,为君滴露注庄骚。

302 《寻赵安道旧居赵与予为昭武隔政交承窗前种》 宋·王洋

周家卜政几专城,曾见长身掩重名。
但愿常教刘向在,不应异姓敢争明。

303 《乞桃於令尹》 宋·王洋

小结幽棲事静便,为无花不成村。
在群佰里鸣弦地,成我一方濯锦园。
按鼓威名知破胆,乞花诗句是招魂。
桃溪径如成趣,柳岸梅洲却未论。

304 《仙隐观费长房故宅旧名灵阳宫观后有葛陂盖》 宋·喻良能

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杖化龙无处觅,空饶陂水绕堤长。

305 《梅岭有松无》 宋·曾丰

与梅结友问为谁,松中含霜雪姿。
岂寒盟已仙去,宿心惟有老松知。

306 《琴曲歌辞·绿引》 唐·宋之问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307 《杂曲歌辞·枝》 唐·顾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308 《石咏》 唐·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咏物竹子

309 《绿引》 唐·宋之问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310 《和吕御史咏院中丛》 唐·张纮

闻君庭咏,幽意岁寒多。
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311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唐·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写景抒情

312 《沈十四拾遗新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唐·王维

闲居日清静,修自檀栾。
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
乐府裁龙笛,渔家伐钓竿。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

313 《辋川集二十首·里馆》 唐·裴迪

来过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314 下残雪》 唐·丘为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315 《斑》 唐·刘长卿

苍梧千载后,斑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316 《登思禅寺上方题修茂松》 唐·刘长卿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路,诸岭共松风。
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317 《晚次苦馆,却忆干越旧游》 唐·刘长卿

匹马风尘色,千峰旦暮时。
遥看落日尽,独向远山迟。
故驿花临道,荒村映篱。
谁怜却回首,步步恋南枝。

318 《湘中纪行十首·斑岩》 唐·刘长卿

苍梧在何处,斑自成林。
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
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319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书筒》 唐·李白

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320 《姑孰十咏·慈姥》 唐·李白

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 关于竹的诗词 描写竹的诗词 带有竹的诗词 包含竹的古诗词(24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