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声的诗词(288首)

281 《松江》 宋·叶茵

占得中吴第一清,莼鲈里社可鸥盟。
七层灯火重湖影,千尺阑干两市声。
欸乃歌分长短律,往来帆带古今情。
三高岂是无名利,祗与时人有重轻。

282 《钱舜举溪岸图》 明·张羽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
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
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
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283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明·李东阳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
归向长安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

284 《春兴(八首)》 明·李东阳

小叠峰峦浅作池,幽堂长是见春迟。
风传翠筿声先到,雨换青松叶未知。
江上帆樯经几驻,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时。

285 《宣檄随府初程得风》 宋·陈杰

泝楚三千里,离淮第一程。
海潮随意送,江月打头迎。
西事端无恙,东风故有情。
篙师浑未解,挂席亦欢声。

286 《夏夜露坐偶书且勉同学子》 宋·陈文蔚

人生邂后如岐路,南北东西忽离聚。
渊明本赋归去来,保社乃今随所寓。
读书不杂嚣尘声,好在园林最幽处。
朱桥跨出林阴外,一水绕庭将绿护。

287 《颂古四十五首》 宋·释慧远

搏风展翅拿沧海,直取龙吞也大奇。
八臂那吒拦得住,和声扑碎五须弥。
风前截断,句后全提。
高出祖师三要印,不落云门第一机。
噫!卢陂卢陂。

288 《弦歌堂》 宋·王洋

曹务日以浑,令君心自清。
散彼愁欢气,化作难愉声。
欢愉何所寄,寄此弦歌鸣。
歌如珠累累,弦以桐铿铿。

* 关于第三声的诗词 描写第三声的诗词 带有第三声的诗词 包含第三声的古诗词(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