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叹的诗词(250首)

101 《水龙吟》 宋·丁宥

雁风吹裂云痕,小楼一线斜阳影。
残蝉抱柳,寒蛩入户,凄音忍听。
愁不禁秋,梦还惊客,青灯孤枕。
未更深,早是梧桐泫露,那更度、兰宵永。

102 《木兰花慢(雨中荼コ)》 宋·杨子咸

紫凋红落后,忽十丈,玉虬横。
望众绿帏中,蓝田璞碎,鲛室珠倾。
柔条紧风无力,更不禁、连日峭寒清。
空与蝶圆香梦,枉教莺诉春情。

103 《入声甘州(孤山寒食)》 宋·罗椅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104 《入声甘州(孤山寒食)》 宋·罗椅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清明节游春写水西湖

105 《玉漏迟(和)》 宋·吴季子

自怜翠袖,向天寒、独倚孤篁吟啸。
半世虚名,孤负白云多少。
欲问梅翁旧约,怕误我、沙头鸥鸟。
时一笑。

宋词三百首初中古诗豪放狩猎爱国

106 《意难忘》 宋·范曦文

清泪如铅。
叹咸阳送远,露冷铜仙。
岩花纷堕雪,津柳暗生烟。
寒食後,暮江边。

107 《暗香疏影》 宋·姜夔

【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咏物梅花

108 《七夕歌》 宋·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七夕节叙事爱情故事

109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明·张宁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送别写景惜别

110 《唐多令·柳絮》 清·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婉约柳树感叹命运

111 《沁园春·观潮》 清·吴伟业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豪放写景抒情

112 《沁园春·十万琼枝》 清·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

豪放思国

113 《泷冈阡表》 宋·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古文观止写人父母

114 《上梅直讲书》 宋·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古文观止感恩书信

115 《哀时命》 先秦·庄忌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楚辞

116 《九思》 两汉·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楚辞

117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18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妇女礼教爱情

119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2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 关于管叹的诗词 描写管叹的诗词 带有管叹的诗词 包含管叹的古诗词(2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