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箫史的诗词(93首)

61 《岘山诗》 宋·李淑

岘山如闯襄庐南,钜平跻赏留爱谈。
官邪俗沦祭不屋,君来怀古茵凭惭。
孤峰嵚岖汉之曲,云梁月皋万螺矗。
轻裘四眺风物佳,宾客文章欢意促。

62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 宋·郑侠

人生足清闲,天下第一福。
惜哉声与利,举世方逐逐。
君子耀轩裳。
小人腴口腹。

63 《紫陌行》 明·韩上桂

圣朝明日丽中天,汉代祥云接御烟。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洛渭风尘同眷恋。
但学吹箫驾碧空,岂惜鸣銮买歌扇。

64 《正月十五钟山书事并简陶礼部》 明·梦观法师

上念群灵殒劫灰,法筵亲向蒋陵开。
云垂五采金仙降,灯拥千官玉辇来。
旌旆影寒香旖旎,箫《韶》声转月徘徊。
清朝盛典谁能记,白发词臣汉史才。

65 《赤壁图为胡允中赋》 明·蒲庵禅师

江空水落寒无波,倚天赤壁高嵯峨。
雪堂老苏从二客,携酒夜载扁舟过。
中流扣舷发棹歌,有酒不饮当如何。
鳜鱼三尺鲙白雪,临风细酌金叵罗。

66 《竹深处为奚川钱理平作》 明·汤胤勣

瑶空露滴秋光冷,冰壶倒浸琅玕影。
玉箫声里凤皇飞,一色绿云三万顷。
主人高思油然发,六尺桃笙湖水滑。
左琴右史恣徜徉,大俎深杯从旷达。
幽玄占断乾坤奥,明月清风满怀抱。
嗟吾老癖近来增,可许肩舆时直造。

67 《题胡廷辉画梨园图》 明·童冀

君不闻昔年天宝全盛时,梨园玉雪千万枝。
君王夜入月宫去,后庭愁损千蛾眉。
银桥阁道相联络,十二阑干倚寒玉。
归来不忆天上游,独记《霓裳羽衣》曲。

68 《刘丑厮诗》 宋·苏轼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69 《宋中道挽辞》 宋·王安石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70 《庆张君俞都尉留後得子》 宋·秦观

天上吹箫玉作楼,蟠桃熟後更无忧。
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
龙得一珠应献佛,虎生三日便吞牛。
鲁元福禄何人似,坐见张敖数子侯。

71 《睡觉闻儿子读书》 宋·陆游

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怜难预此,夜窗常负短灯檠。

72 《钦慈皇后挽词二首》 宋·张耒

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
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
余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
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

73 《已亥杂诗 97》 清·龚自珍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
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功四纪遇灵箫。

74 《凤皇陂》 宋·王禹偁

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
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
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

75 《蒲涧寺》 宋·刘克庄

齐人陈迹此流传,班史苏诗岂必然。
故老皆言家即寺,痴儿误入海求仙。
莫将刘项分羹鼎,来涴巢由洗耳泉。
欲采菖蒲无觅处,且随箫鼓乐新年。

76 《秋雨新霁过赵慎中留饮》 宋·韩元吉

门外黄尘有底忙,主人高卧兴何长。
春风竹树箫笙转,雨足轩窗笑语凉。
耳热漫思官里事,眼明犹识醉时妆。
紫云莫厌频来客,未抵当年御史狂。

77 《宣城书怀》 宋·朱翌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
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
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

78 《峤南元夕时桃李尽花今岁游人甚盛示王寺·》 宋·朱翌

太平文物自多奇,刺史风流照海涯。
五福神游先乐国,百灯王现应明时。
笙箫合处春回暖,桃李阴中月落迟。
醉倒花前天厚我,何须更间紫姑为。

79 《观夜醮》 宋·夏竦

万条银烛间灵旗,一片清香匝玉墀。
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
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
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

80 《均州赠应守沈倅》 宋·陈造

闻道均阳郡,平时百万家。
客行休访古,世异定兴嗟。
逐逐才为市,通通亦掺挝。
仅成新聚落,那复旧豪奢。

* 关于箫史的诗词 描写箫史的诗词 带有箫史的诗词 包含箫史的古诗词(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