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箫韶声的诗词(76首)

61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 唐·王仁裕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62 《续催日鼓谣》 明·吴斌

胡为乎六龙?斜飞于若木之金天,复沈沦于西溟澒洞之重
渊。
日车摧颓势将堕,但闻惊天伐鼓,砰轰喧阗。
恨无鲁阳所挥之神戈,又无羲和所执之神鞭。

63 《深宫春日行》 明·张璨

汉家飞楼凌紫烟,盘空复道云相连。
箫《韶》一声落九天,彩凤惊起双联翩。
离宫三十六台馆,百花丛里迂游辇。
柳色初迷太液池,莺声正绕宜春苑。

64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唐·白居易

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
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
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
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

牡丹

65 《闲居杂兴五首》 唐·陈陶

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巴童自弃遗。
闲卧清秋忆师旷,好风摇动古松枝。
一顾成周力有馀,白云闲钓五溪鱼。
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

66 《笛家弄(仙吕宫)》 宋·柳永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睛轻暖清明后。
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67 《瑞鹤仙》 宋·蔡伸

玉猊香谩爇。
叹瓶沈簪断,紫箫声绝。
丹青挂寒壁。
细端详,宛是旧时标格。

68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宋·王之望

幂幂轻云护晓霜。
银花千万朵,烂韶光。
宝山金字屡更张。
笙箫远,帘幕闷重廊。
车马暗尘香。
一邦如蜡日,尽豪狂。
游人归路笑声长。
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69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宋·王之望

幂幂轻云护晓霜。
银花千万朵,烂韶光。
宝山金字屡更张。
笙箫远,帘幕闷重廊。
车马暗尘香。
一邦如蜡日,尽豪狂。
游人归路笑声长。
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咏物写花抒怀

70 《念奴娇》 宋·郑元秀

山光堂下,恰催花雨过,韶华将半。
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
泥轼仙翁,当时此夕,正梦投怀燕。
紫髯黄发,到今如此清健。

婉约咏物柳树怀人

71 《正月十五钟山书事并简陶礼部》 明·梦观法师

上念群灵殒劫灰,法筵亲向蒋陵开。
云垂五采金仙降,灯拥千官玉辇来。
旌旆影寒香旖旎,箫《韶》声转月徘徊。
清朝盛典谁能记,白发词臣汉史才。

72 《端午赐观骑射击球侍宴》 明·王绂

葵榴花开蒲艾香,都城佳节逢端阳。
龙舟竞渡不足尚,诏令禁御开球场。
球场新开向东苑,一望晴烟绿莎软。
万马骞腾鼓吹喧,五云缭绕旌旗展。

73 《满江红·枕上吴山》 元·元好问

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
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
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
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

74 《六州》 宋·无名氏

炎灵永。
长乐助文明。
居靖懿,敷皇化,四海升平。
慈是宝、万物怀生。

75 《导引 天德二年三月?享回銮姑洗宫》 宋·无名氏

礼成庙享,御卫拱飞龙。
诸家起翔风。
太平天子多受福,孝德与天通。
凤箫龙管韶音奏,声在五云中。
粲然文物昭治世,万亿祀无穷。

76 《天台歌》 宋·喻良能

涉海神仙夸蓬莱,登陆胜地称天台。
天台枕海连四明,万峰千岭相萦回。
赤城绣出绮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
神仙居处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

* 关于箫韶声的诗词 描写箫韶声的诗词 带有箫韶声的诗词 包含箫韶声的古诗词(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