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纱子的诗词(366首)

341 《王氏读书吟堂》 宋·叶适

谁能采桑谈,谁能带经锄。
古人读书地,妙理出穷闾。
矧今治华室,山翠涌前除。
凤烟聚景趣,花竹成画图。

342 《宿兴国寺方丈与容对状》 宋·刘学箕

世间何事能感人,诗人题咏为多情。
我亦执笔书长吟,诗吟未竟情已盈。
古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似祗今握手见肺肝,开口无毁誉。

343 《奉寄胡教授》 宋·岳珂

山中秋风寒刮席,忽忆无毡泮宫客。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

344 《红蛛》 宋·王迈

空里游丝十丈长,直垂一颗绛纱囊。
侬无喜事何须尔,往报槐花举子忙。

345 《昼锦堂·绮毂团成》 宋·吴潜

绮毂团成,珠玑搦就,极目灯火楼台。
七子八仙三教,耍队相挨。
管箫笙簧相间斗,远如声韵碧霄来。
环千炬,宝栅绛纱,云球雾衮交加。

346 《沁园春·一种孤荄》 宋·李曾伯

一种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
只些儿肌骨,才逾一芥,许多韵度,迥压群葩。
得雨相催,随风所到,较七里山樊尤远些。
纷纷辈,笑渠侬桃李,徒竞春华。

347 《九日道中》 宋·方岳

重阳却喜无风雨,野菊迎人亦自花。
年去年来秋又老,江南江北鬓将华。
离骚如此那无酒,羁旅虽谙不似家。
但得东篱堪种菊,尽容吾子岸乌纱。

348 《次韵秋夜》 宋·方岳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349 《闺情》 宋·陈允平

闲拈花片贴纱窗,绣幕斜飞燕子双。
细数归期相次近,倚楼日日望春江。

350 《朱可绍去秋许棕靸明年夏当见寄今及期矣辄以》 宋·黎廷瑞

寥阳宫殿老夜叉,九头狞狞发髿髿。
朝暮拔本不满数,谪守凤山山下花。
忽生蚁虱若鱼子,秋风透顶栉复爬。
夫君岂鬻居士屩,履声汉代尚书家。

351 《清心镜 赠老程先生》 元·马钰

这程公,顿然悟。
家有六子,六贼之数。
细寻思、总是冤家,便不宜团聚。
弃纱巾,冠戴取。
捉住马猿,易调龙虎。
待一朝、丹药灵灵,跨祥

352 《再送黄醇甫四川制干二首》 宋·项安世

柏氏诸龙我独蛇,乐翁群玉子无瑕。
高曾未远情终在,闽楚相望迹自赊。
晓镜雪侵莲府绿,夜堂风入绛帷纱。
天将广厦包全蜀,李监门阑喜可涯。

353 《涉汉至隆中有感》 宋·项安世

晓渡汉水阳,平川去如掌。
春深风日老,雨后桑麻长。
麦田渺无际,竹墅清可赏。
家家傍林落,往往成族党。

354 《酬王判官和九日韵》 宋·陈傅良

翩翩公子一何佳,衔金穷山薄岁华。
独自把将诗过日,不知梅影下窗纱。

355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明·李东阳

沈郎之貌古不妍,满怀清思如涌泉。
手中墨竹风袅袅,坐我一片潇湘天。
贪愁吟鬓洒霜雪,已觉纱帽随风偏。
人道湘灵解鼓瑟,此中似有泠泠弦。

356 《咏史上·卢植》 宋·陈普

泓泓眸子渊亭,不见蛾眉只见经。
未似马家亲子婿,终身不踏绛纱庭。

357 《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了》 宋·陈文蔚

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
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
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
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

358 《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 宋·方回

白紵乌纱巾,久不见此客。
眉长耳有毫,眸子秋水碧。
惠然顾柴门,坐对山气夕。
荒芜渊明径,寂寞子云宅。

359 《示槱默》 宋·钱时

男儿头上三尺纱,不比脚缠三尺帛。
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展青云翮。
四海九州多胜流,不出户庭空白头。
有识难与俗同调,非才何必缘远游。

360 《丰干赞》 宋·释绍昙

加纱挂头何规矩,眼要看经不识字。
差般差样制风颠,硬作斑猫骑作虎。
道是弥陀,有何本据。
闾丘太守,似苏州子。

* 关于纱子的诗词 描写纱子的诗词 带有纱子的诗词 包含纱子的古诗词(3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