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感的诗词(375首)

281 《月下独行桥上》 宋·陆游

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
放翁一幅巾,与影俱翩僊。
飞桥挂澄溪,幽窦鸣细泉。
开岁才俛仰,已近摇落天。
殊方久滞留,感此岁月迁。
归来看青灯,悄怆不得眠。

282 《秋雨蚤作有叹》 宋·杨万里

细雨澹无质,安得更有声。
如何却作泥,亦能妨晨征。
宿昔忽过暄,心知非坚晴。
何须暄晴极,然後寒雨生。

283 《蛩声》 宋·杨万里

诚斋老子一皈休,最感蛩声五报秋。
细听蛩声元自乐,人愁却道是他愁。

284 《卧治斋晚坐》 宋·杨万里

闭户坐不得,开窗贮微凉。
树林荫白日,儿研生碧光。
信手取诗卷,细哦三数章。
初披颇欣惬,再揽忽感伤。

285 《谢友惠温生笔》 元·王冕

春云浮空山渺渺,细雨飞花堕江草。
感时欲作寄远书,凝思几叹中书老。
东家小胥借已无,西家但有长柄锄。
薛涛侧理摊满案,无奈点作玄云图。

286 《樊笼雀》 元·王冕

野雀不向山林宿,如何却傍人家屋?山林怕遭罗纲围,人家又恐人驱逐。
饮啄频惊殊不足,辛苦营巢随养育。
昨日雨狂风拔木,人家屋倒巢亦覆。
雄悲雌泣无所施,堕地最苦黄口儿。

287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马光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288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宋·梅尧臣

惊飙入林鸦乱飞,舞空落叶相追随。
秋权摧物不见迹,但使万古生愁悲。
登山临水昔感别,身作旅人安得宜。
单舟匹妇更无婢,朝餐每愧妇亲炊。

289 《依韵和晏相公》 宋·梅尧臣

微生守贱贫,文字出肝胆。
一为清颍行,物象颇所览。
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菼。
因吟适情性,秋欲到平淡。

290 《答张子卿秀才》 宋·梅尧臣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291 《依韵和武平别後见寄》 宋·梅尧臣

溪远樯危一望遥,此焉凄绝府中僚。
已同雁鹜依清浅,共看鸾皇上泬寥。
别岸无端萦细柳,回舟不忍过新桥。
醉来事事能生感,谁道愁肠酒易销。

292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明·高启

青帝行春气初播,云沍余阴苦难破。
江头碧草生未长,战马寒嘶龁残莝。
炊烟泠落雨中湿,邻屋时闻有啼饿。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书勤自课。

293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 明·高启

故乡未解识清容,却在金陵阙下逢。
中禁曾分斋钵饭,上方时叩讲筵钟。
一帆细雨迢迢浦,半塔斜阳霭霭峰。
相送师归忽多感,飞云亦恋旧依松。

294 《芍药诗》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
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
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
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295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宋·陈与义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296 《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伤葬塔》 宋·洪咨夔

窣波影裹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
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忪细舌茶。
节物感人还逢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297 《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 宋·洪咨夔

於皇永昌陵,食龟大梁都。
坐控天下枢,卜世周鼎俱。
圣贤六七作,夷夏同康衢。
怀鸩玩积安,厝火忘细娱。

298 《南都思杜祁公》 宋·蔡襄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
青云吐论高,白璧持身锐。
待俗无町畦,取人兼揭厉。
甘贫安车后,直道洪钧际。

299 《八咏诗 会圃临春风》 南北朝·沈约

临春风。
春风起春树。
游丝暧如网。
落花雰似雾。

300 《长郊雨馀远树减翠新蝉忽鸣激耳嘹唳久客孤坐》 宋·寇准

遥山夏雨歇,远树凉风至。
凭栏偶开襟,新蝉动秋思。
沙溪洁细流,庭木惊疏翠。
节候又复然,幽忧斯所萃。
芳岁若奔流,羲光不停辔。
感物悼前期,谁知此时意。

* 关于细感的诗词 描写细感的诗词 带有细感的诗词 包含细感的古诗词(3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