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翠影的诗词(1627首)

961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962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重阳节哲理人生

963 《鹧鸪天·辛亥之冬》 宋·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964 《暗香·旧时月色》 宋·姜夔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宋词三百首婉约

965 《浣溪沙》 宋·周邦彦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966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唐·冯延巳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967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968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唐·常建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969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970 《金山行(润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唐·窦庠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971 《杏园即席上同年》 唐·曹邺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972 《题君山》 唐·雍陶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973 《江皋》 清·屈大均

翠微春更湿,烟雨欲无山。
白鹭一溪影,桃花何处湾?
渔村疏竹外,古渡夕阳间。
田父不相识,相随谷口还。

974 《宫词》 宋·夏竦

柳带分阴接殿基,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犹映珠帘避贵妃。

975 《曲游春·画舸西泠落》 宋·施岳

画舸西泠落,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
小楫冲波,度麴尘扇底,粉香帘隙。
岸转斜阳隔。
又过尽、别船箫笛。

976 《无俗念 竹》 元·丘处机

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
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
嫩叶萧骚,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
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

977 《摸鱼儿 同上》 元·李治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
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
谁点注。
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

978 《江梅引·陌头杨柳恨春迟》 元·李治

陌头杨柳恨春迟。
被寒欺。
淡依依。
瘦损王孙,青琐小腰围。

979 《别凉州》 现代·老舍

塞上秋云开晓日,天梯玉色雪如霞。
乱山无树飞寒鸟,野水随烟入远沙。
忍见村荒枯翠柳,敢怜人瘦比黄花!
乡思空忆篱边菊,举目凉州雁影斜。

980 《癸丑夏夜登东鹳山》 现代·郁达夫

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
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
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
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

* 关于翠影的诗词 描写翠影的诗词 带有翠影的诗词 包含翠影的古诗词(16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