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家的诗词(3418首)

541 《满庭芳 赠姜王二先生》 元·马钰

人人须道,次*须知。
始初屏子休妻。
次则离家乞食。
无作无为。

542 《次韵江陵张书记送行》 宋·项安世

行行得好辞,忽忽疑昼梦。
朝餐手不释,夜卧心屡诵。
皎若朱丝弦,清于玉壶冻。
美人家三世,有笔修五凤。

543 《赠相士李山屋》 宋·方回

四十五万坑长平,五十六万败彭城。
头小而锐重瞳子,可谓善虞能用兵。
杀人何得惨如此,不知天亦还杀尔。
世间产一虎头相,几阵生灵为渠死。

544 《溪桥》 宋·李处权

昔人爱仙掌,归时倒骑驴。
风味顾不浅,岂以俗士拘。
我来过溪桥,效颦返肩舆。
异世颇同怀,往者不可呼。

545 《周上人求语》 宋·释绍昙

忆昔周当仁,手握金刚杵。
愤气向南方,誓灭诸魔子。
老婆蓦劄点三心,走入龙潭恨转深。
扫荡家私无一窖,胡挥白棒到平人。

546 《出入二岭行》 宋·舒岳祥

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

547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粹幕诸君》 宋·苏颂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
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
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548 《次韵刘希颜李泰发龙井寿圣请献辨才诗》 宋·王洋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赏今。
赏今拘近俗,何以劳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来临。
邦君舍华轩,老人独散襟。

549 《谢人寄茶》 宋·王洋

建溪珪璧能圆方,万钱一啜人轻偿。
奔胜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
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
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

550 《仲冬同周虞卿葛震甫郭圣胎恒光牧隐二上人石》 明·程嘉燧

都门残腊忽经三,集别围炉话小庵。
六载归程犹泽潞,几人乡国并东南。
天涯涕泪遥难忍,塞外风沙老讵堪。
即日遂良须尽白,还家弥勒与同龛。

551 《送友人下第归省(一作刘得仁诗)》 唐·殷遥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
到家调膳后,吟好送斜晖。

友情抒怀哲理

552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 唐·刘长卿

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
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见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553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唐·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554 《怀素上人草书歌》 唐·朱逵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
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
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

555 《瘦马行(一作老马)》 唐·杜甫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556 《佐还山后寄三首》 唐·杜甫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
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
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557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唐·杜甫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558 《奉赠萧二十使君》 唐·杜甫

昔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
艰危参大府,前后间清尘。
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
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

婉约女子惜春柳树

559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唐·钱起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
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
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
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

地名咏史怀古送别

560 《送李山人还》 唐·皇甫冉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
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春天

* 关于老人家的诗词 描写老人家的诗词 带有老人家的诗词 包含老人家的古诗词(34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