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面子的诗词(585首)

81 《火后寄诠老》 宋·木待问

搀枪堕九宵,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82 《胡子坑(属大鄣)》 明·舒頔

两仪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潜幽灵。
毓秀朵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
枯槎著藓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
天净森铓列画戟,云开大嶂横青屏。

83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宋·苏轼

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84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宋·苏轼

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
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
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
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

85 《送襄阳郑帅唐老》 宋·陆游

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面正方。
声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贵连椒房。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
畿西谋帅国大事,当宁久弄黄金章。

86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 宋·陆游

一杯齑餺飥,老子腹膨脝。
坐拥茅檐日,山茶未用烹。

87 《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园十诗》 宋·杨万里

柳条老去尚青鲜,下有清渠遶野田。
波面落花相趁走,避风争泊岸傍边。

88 《与六祖长老颂》 宋·黄庭坚

昨夜三更,有人点烛。
烧尽十方,天堂地狱。
不知是谁家之子,都无面目。
但只向深草中藏,莫向孤峰上宿。
斋时有饭,天明有粥。
自然而得,山青水绿。

89 《佛子岩》 宋·刘克庄

环郭洞府多,所患在卑湿。
斯岩独虚敞,他境未易及。
穹如层屋构,广可百客集。
开窦送云出,扫壑延月入。

90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 宋·毛滂

晓色开霜坂,饥乌啄麦畦。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寒意梅花北,禅心柏子西。
窗前借残月,照我度前溪。

91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宋·苏辙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
故人赠答无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时。
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

92 《哀虢县令犹子箅》 宋·张舜民

匍匐岐山下,三呼已过时。
臧孙虽有后,伯道竟无儿。
自是终身痛,空留一县悲。
老人休雨泪,转面即逢伊。

93 《结袜子》 元·杨维桢

汉家九陛飞秋霜,公卿会立朝明堂。
王生何人谈老黄,廷辱廷尉理不山。
廷尉跪结袜,有如壮夫出胯下,面无惭色神洋洋。
君不见黄石公进张良,夏侯章诋孟尝,长者之名从此扬。

94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宋·吴则礼

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95 《游龙瑞宫》 宋·楼钥

隔山望危石,老面凛如铁。
路回两屏开,见此高嵽嵲。
伟哉名公卿,峩冠会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击烈。

96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宋·李曾伯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
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97 《美许孝子》 宋·方回

圣善已云远,义方犹此亲。
须尝许止药,未老窦郎椿。
竹院深床稳,烟庖垢面尘。
曾参养曾皙,剩阅舞雩春。

98 《题朱老壁》 宋·李复

居无百亩田,廪有三年粟。
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
近水理蔬畦,面山结茅屋。
夏风苇簟凉,冬烟土床燠。

99 《送宝相长老》 宋·释重顯

奥域灵区存物外,独标台岭为绝概。
掩胜潜奇列作屏,堆青写碧深如黛。
彤霞暖影生岩壁,香桂茂阴笼藓石。
赤松子也浪虚闲,白道猷兮太轻掷。

100 《吴子正招饮时权酒局不赴作诗戏之》 宋·杨时

寒炉火冷浮青烟,劲风刮面如戈鋋。
凝阴不动天欲雪,竟日兀兀成拘挛。
广文才名四十年,天寒坐客犹无毡。
参军官小技能薄,寂寞冷坐诚宜然。

* 关于老面子的诗词 描写老面子的诗词 带有老面子的诗词 包含老面子的古诗词(5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