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声的诗词(1337首)

481 《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唐·元稹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体顾若刲.

边疆狩猎忧虑

482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483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咏物梅花

484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唐·吴融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485 《临江仙》 唐·牛希济

峭碧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
瑶姬宫殿是仙踪。
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

486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唐·陆龟蒙

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
苟非天禄中,此事无由全。
自从秦火来,历代逢迍邅。
汉祖入关日,萧何为政年。

487 《哨遍》 宋·曹冠

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488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问陶彭泽,有田园活计,归来何晚。
昨梦皆非今觉是,实迷途其未远。
松菊犹存,壶觞自酌,寄傲南窗畔。
闲云出岫,更看飞鸟投倦。

489 《感旧四首》 清·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婉约闺怨孤独

490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491 《讯囚》 宋·唐庚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
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切:
“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492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493 《李暮吹笛歌》 宋·四锡

洛阳少年称李暮,众推横笛多功夫。
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494 《代胡仓过圣德惠民诗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495 《歌两淮》 宋·员兴宗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496 《长干宝塔放光偈》 明·等慈润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497 《送贡先生(五十韵)》 明·唐之淳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498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宋·苏轼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499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弃疾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500 《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甯山水图》 宋·黄庭坚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一日踏门撼门钮,巾帽欹斜犹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将八九。

* 关于自然声的诗词 描写自然声的诗词 带有自然声的诗词 包含自然声的古诗词(13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