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若斯的诗词(627首)

561 《修石山》 宋·方回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欹。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卉,拥泥护芳荑。

562 《赵氏鄮山书院诗》 宋·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563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宋·方回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
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闠区。
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564 《书台》 宋·郭印

崛起扶刘氏,兼资将相才。
臣心虽自切,天命若为猜。
古壁空遗像,荒榛只旧台。
斯人今不见,落日更徘徊。

565 《简柴端叟》 宋·李处权

笔端落落曳十牛,老气飘飘横九州。
河伯未睹北海若,鲁人未识东家丘。
豪户但余酒肉臭,要涂只益衣冠羞。
旦评公议百年后,此士斯文班马俦。

566 《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宋·李处权

漂流剧东南,所历过所闻。
始及庐陵郡,俯仰尤不尘。
朅来未敢忘,事贤友其仁。
翘翘萧与李,拔萃而多文。

567 《退老堂》 宋·李处权

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
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
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赖焉。
公德在斯民,斯民宁舍旃。

568 《陪陈叔易汪彦章登浮翠亭》 宋·李处权

群峰如高马,飞云若为驭。
苍翠来无际,摆脱欲仙去。
我时登兹亭,物色生四顾。
同行有君子,粲笑随杖屦。

569 《读史》 宋·李覯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

570 《次韵》 宋·牟巘五

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
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
我辈安能知许事,平生未若乐斯丘。
开窗翠竹时丁对,更说诸余总谬悠。

571 《和向倅韵》 宋·彭龟年

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置之水炎间,谬以力取胜。
人生具天则,发见亦有证。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572 《送熊退斋归武夷》 宋·丘葵

穆穆朱夫子,於道集大成。
嗟予亦私淑,奥义终难明。
退翁独何幸,而乃同乡生。
虽后百余载,玄机若亲承。

573 《和山谷赋黄迪墨竹韵》 宋·释宝昙

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
风流过修竹,自弃或若遗。
岂伊岁寒质,似我槃礴时。
此君不解语,风雨扶持之。

574 《府学二生求诗》 宋·释宝昙

翠柏阴中古泮林,诸生丛里两南金。
君今肯山渊骞右,我亦情知籍湜心。
有一茎齑斯可饱,无三万轴若为禁。
明朝我亦东南去,莫雨江湖尽处寻。

575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宋·释惟一

八月秋,何处热。
稻花吹香,疏林减叶。
三点五点不时雨,一声两声何处笛。
若向这里,闻无有闻,证入圆通,斯为第一。

576 《言志》 宋·释文珦

人生在斯世,穷达悬诸天。
迷徒不知此,多为外物迁。
岂若保真素,白云日高眠。
鸿飞杳冥冥,弋者何慕焉。

577 《逝水》 宋·释文珦

逝水向东流,前后浪相续。
尼父达机兆,川上叹不足。
人生天地间,百年诚短促。
菁华草头露,光景风中烛。

578 《尧任舜禹行》 宋·释文珦

尧任舜禹,圣化日熙。
二臣至德,惟尧克知。
明良胥会,徵庸弗疑。
佐命垂统,股肱纲维。

579 《事君尽忠行》 宋·释文珦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
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
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
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

580 《为李少监赋秋崖歌》 宋·释文珦

四时之气秋最清,千崖风骨方峥嵘。
石黛碧玉迭照映,乔松老柏森纵横。
上有白云可为佩,下有寒泉堪濯缨。
樵夫仰视不敢上,鸾鹤日夜长和鸣。
若有人兮似冰雪,以斯崖兮拟高洁。
饮玄津兮餐玉屑,御清风兮朝帝阙。

* 关于若斯的诗词 描写若斯的诗词 带有若斯的诗词 包含若斯的古诗词(6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