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若风的诗词(4817首)

61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唐·李白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怀古

62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唐·李白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63 《遇风雨作(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

64 《遇风雨作(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

65 《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 唐·杜甫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
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抒情

66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唐·杜甫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忧国忧民

67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 唐·独孤及

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屣恨不早。
只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68 《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 唐·司空曙

解带独裴回,秋风如水来。
轩墀湿繁露,琴几拂轻埃。
晨鸟犹在叶,夕虫馀□苔。
苍然发高兴,相仰坐难陪。

贬谪写景抒情

69 《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 唐·张南史

南楼渚风起,树杪见沧波。
稍觉征帆上,萧萧暮雨多。
沙洲殊未极,云水更相和。
欲问任公子,垂纶意若何。

70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唐·王建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
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
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71 《景风扇物》 唐·张聿

何处青蘋末,呈祥起远空。
晓来摇草树,轻度净尘蒙。
水上微波动,林前媚景通。
寥天鸣万籁,兰径长幽丛。
渐飏抟扶势,应从橐籥功。
开襟若有日,愿睹大王风。

72 《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 唐·权德舆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岩端,澍雨当山腹。

73 《游西山兰若》 唐·羊士谔

路傍垂柳古今情,春草春泉咽又生。
借问山僧好风景,看花携酒几人行。

74 《西山兰若试茶歌》 唐·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75 《风叹》 唐·吕温

青海风,飞沙射面随惊蓬。
洞庭风,危墙欲折身若空。
西驰南走有何事,会须一决百年中。

76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唐·元稹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
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
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77 《含风夕(此后拾遗时作)》 唐·元稹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
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
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78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79 《题昼公院(一作四明兰若赠寂禅师)》 唐·周贺

丛木开风径,过从白昼寒。
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
夕雨生眠兴,禅心少话端。
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

80 《酬唐仁烈相别后喜阻风未发见寄》 唐·裴夷直

离心一起泪双流,春浪无情也白头。
风若有知须放去,莫教重别又重愁。

* 关于若风的诗词 描写若风的诗词 带有若风的诗词 包含若风的古诗词(48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