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家的诗词(985首)

701 《送李钧郎中》 宋·苏辙

君家毗陵本江南,虽为浙西终未甘。
风流秀发自不减,气质浑朴犹中含。
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湖中往往载画舫,竹下小小开茅庵。

702 《同王适赋雪》 宋·苏辙

北风吹雨雨不断,遍满虚空作飞霰。
纸窗独卧不成眠,茅屋无声时一泫。
鸟乌错莫寒未起,庭户空明夜惊旦。
重楼复阁烂生光,绝涧连山漫不见。

703 《留滞高安四年有余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杨间偶成》 宋·苏辙

数间茅屋久蹉跎,四见秋风入薜萝。
北棹偶然追雁羽,南公谁复伴渔蓑。
三年贾傅惊吾老,九岁刘郎愧尔多。
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

704 《秋後即事》 宋·苏辙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705 《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 宋·苏辙

承平百事足,鸿都无不有。
策牍试篆隶,丹青写飞走。
纷然四方集,狐兔卒林薮。
何人知有益,长啸呼鹰狗。

706 《答孔武仲》 宋·苏辙

飞霜委中林,不废长松绿。
惊风振川野,未省劲草伏。
我贫客去尽,君来常不速。
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

707 《留滞高安四年有余忽得信闻当除官真扬间偶成》 宋·苏辙

数间茅屋久蹉跎,四见秋风入薜萝。
北棹偶然追雁羽,南公谁复伴渔蓑。
三年贾傅惊吾老,九岁刘郎愧尔多。
此去仍家江海上,不妨一叶弄清波。

708 《寄题洪州华林胡氏书斋》 宋·魏野

江僧昨日到茅斋,曾向华林挂锡来。
因说胡家宗族盛,御书楼对义门台。

709 《南源庄》 宋·曾巩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
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
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
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710 《寄人》 宋·曾巩

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
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
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
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

711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宋·韩元吉

湖岸见亭馆,谁家长锁门。
主人宁好事,渌水但名园。
借我安茅屋,容君共酒樽。
风波正奔走,独立望江村。

712 《故秦国太夫人邓氏挽国词》 宋·韩元吉

诸父联丞弼,元夫总化钧。
光华人莫并,恭俭古无伦。
沐国三茅土,仪家五凤麟。
涂车闾里恸,矧此故园亲。

713 《列岫亭用范伯升韵》 宋·韩元吉

自我来南溪,池塘几春草。
结茅依云端,爱此山回抱。
奇峰七十二,罗列景逾好。
岂殊谢公窗,澄江更萦绕。

714 《题白沙铺》 宋·黄公度

负郭可无三顷秫,盖头幸有两间茅。
还乡且尽田家乐,举世谁非市道交。
村酒一杯浇磊块,山程数驿更硗嶅。
羸骖莫怪归鞭急,心在轻红荔子梢。

715 《昔游诗》 宋·姜夔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716 《昔游诗 其十五》 宋·姜夔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717 《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 宋·李吕

我有坚玉黝而泽,尝从十八公处得。
兰胶麝篆积甚劳,佛账书灯扫何益。
江南务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寻李白。
谁欤获此古胶法,持赠茅斋轻尺璧。

718 《登升元阁故基》 宋·刘过

脚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见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楼,但见炊烟万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鹊如泣诉,下有藤蔓老树根据枝相虬。
想其结缔初,匠石巧与造物侔。

719 《潭溪十咏·怀新亭》 宋·刘子翚

茅檐入竹低,旷野时寓目。
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绿。
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朴。

720 《怀旧歌》 宋·刘子翚

黄茅生烟暗村落,浩歌无复当时乐。
邻家酒熟逆鼻香,一醉乾坤堕冥漠。
寻芳屡过垂玉轩,叉鱼夜上浮清阁。
斗牌击鼓多伎俩,我独旁观惟大噱。

* 关于茅家的诗词 描写茅家的诗词 带有茅家的诗词 包含茅家的古诗词(9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