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家的诗词(985首)

761 《山居》 宋·冯时行

溪带三弓地,山开一盖天。
茅檐低没雾,藤路细迷悬。
恶草翻新耨,狞彪突旧穿。
争鸡喧臂膊,静鹭立挛拳。

762 《思归》 宋·冯时行

安用区区五斗鸟,竹篱茅屋唤人归。
闭门高卧不通客,倚树长吟懒系衣。
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
山云野树吾家物,身瘦何妨道自肥。

763 《寓栖隐者僧舍读书》 宋·冯时行

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
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楼安管钥,独寻碧磵问津涯。
芦帘纸帐门如水,兀坐蒲团事不赊。

764 《和英书记二首》 宋·曹勋

向来衰病倦年华,坐卧颓然静不哗。
只拟闲时忘往事,了无好语继余霞。
屡哦物表云笺句,一扫空中睡眼花。
每到思丰如奉诲,结茅喜近梵王家。

765 《阳春歌二首》 宋·曹勋

汉家离宫三百所,高卷珠帘沸箫鼓。
车如流水马如龙,兰麝飘香入烟雨。
通衢夹道起青楼,金马铜驼对公府。
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

766 《和程机宜见贻》 宋·曹勋

仆昔困犯难,戎陆日所虞。
何能守一经,且话雄千夫。
识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
爽彻绝俗姿,秀发连璧躯。

767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宋·胡寅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

768 《赠陈生》 宋·胡寅

茅容杀一鸡,留半置庋板。
奉亲须肉味,对客但蔬饭。
仲由身负米,岂雇人嗤莞。
参乎三釜乐,不羡千金产。

769 《再和》 宋·吴芾

嗟我椎钝姿,处世百不便。
性独爱山水,固非嗜好偏。
本来山中人,家与青山连。
仕宦三十载,尘事虽满前。

770 《次韵沈漕使寄和碧云亭之作》 宋·吴芾

衰年压尘劳,久念作净观。
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
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

771 《湖山遣兴》 宋·吴芾

我在小西湖,浩渺仍清旷。
大旱未尝枯,久雨亦不涨。
灌溉数千顷,无欠亦无长。
中有十里荷,花开密相傍。

772 《再呈德邵》 宋·仲并

草草茅檐俭异奢,坐观物态尽空华。
放怀近欲轻千户,排难何当念两家。
壮岁我今成传癖,清时君勿病官邪。
他年政恐从名宦,回首菟裘恨太赊。

773 《次韵病起二首》 宋·仲并

闻道车书未一家,平时苦苦念京华。
新来忽得幽居味,竹屋茅屋政自嘉。

774 《避暑报恩观》 宋·仲并

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廓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迳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775 《日暮系舟》 宋·仲并

新晴不受短篷遮,系缆持觞一太嗟。
柳岸萧条难驻客,茅檐安稳不如家。
百年有几欲华发,今日无多已暮鸦。
五世乡关泽未斩,欲归心折雁行斜。

776 《永兄作灵照寺墨梅雨纸殊佳仍书二绝其上以为》 宋·李石

不干老眼眩生花,自是诗人醉墨斜。
从此绛州烟水窟,竹篱茅舍子真家。

777 《赠襄阳帅吴彦猷》 宋·王之望

令威千岁归,城郭尚如故。
我今还故乡,陵谷亦易处。
荆榛荒旧蹊,溪壑改新路。
城中十万家,碧瓦生烟雾。

778 《钟鼓山间久雨二绝》 宋·王之望

高林缥缈强可见,茅屋半山烟雨昏。
谁家一幅鹅溪绢,古画犹存水墨痕。

779 《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 宋·王之望

岘山之阳汉江浦,黄花九月迷村坞。
故人船上初识君,白酒黄鸡对樽俎。
坐中意气最相亲,便许论交输肺腑。
君时方壮我尚少,杯酒相逢各豪举。

780 《谢翁子履子进惠诗二首》 宋·曾协

偶结茅茨一水湄,便从佳士得心期。
可堪大老留青眼,更向诸郎识白眉。
骥足方求千里附,豹文先许一斑窥。
鹤鸣子和君家事,此乐外人那得知。

* 关于茅家的诗词 描写茅家的诗词 带有茅家的诗词 包含茅家的古诗词(9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