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荒山人的诗词(1716首)

41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唐诗三百首妇女舞蹈咏史

42 《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宋·吴文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
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
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
最无情,岸上闲花,腥染春愁。

豪放咏史感慨

43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送别友情写景

44 《高阳池送朱二》 唐·孟浩然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送别怀念

45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重阳节登高写景抒怀

46 《李夫人赋》 两汉·刘彻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辞赋精选悼亡怀念

47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游记写景抒情

48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49 《醉蓬莱·归故山》 宋·王沂孙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归乡抒情

50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51 《桥山怀古》 唐·舒元舆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
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52 《赠卜者张生歌张历阳人也》 宋·李廌

我忆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龙怒。
大浪崩腾舞我舟,尾胁蜿蜒束吾橹。
怒声如雷雷火烈,腥风鼓天天如雾。
我观蛟龙等一戏,众面仓惶独无怖。

53 《闵荒诗》 唐·元结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
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咏物菊花品格抱负

54 《临江仙·忆旧》 元·张宏范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
可怜仙侣剩浓欢。
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
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
玉人何处倚栏干。
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婉约忆旧感伤

55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丁逢

半雨半晴山弄姿,湿云吹风不成痴。
蘼芜渐遍楚宫碧,葡萄未涨巴江迟。
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职加瑰奇。
翠屏窥窗故娟妙,松峦映掩相参差。

56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57 《同建阳熊退斋游九日山》 宋·丘葵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
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约会。
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隐君。

58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成四十韵》 唐·温庭筠

明皇昔御极,神圣垂耿光。
沈机发雷电,逸躅陵尧汤。
西覃积石山,北至穷发乡。
四凶有獬豸,一臂无螳螂。

59 《久拟重阳一登龙山以荒榛峭壁无容足之地欲访》 宋·吴芾

当年宋武筑凌歊,人去台空气尚豪。
欲吊兴亡无处问,且凭茱菊荐芳醪。

60 《雪谗诗赠友人》 唐·李白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
五十知非,古人尝有。
立言补过,庶存不朽。

* 关于荒山人的诗词 描写荒山人的诗词 带有荒山人的诗词 包含荒山人的古诗词(17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