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荔支子的诗词(36首)

21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宋·苏辙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
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
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眉州倅厅旧有荔支二株,甚大。
〉主

22 《华清宫和杜舍人》 唐·张祜

五十年天子,离宫旧粉墙。
登封时正泰,御宇日初长。
上位先名实,中兴事宪章。
举戎轻甲胄,馀地取河湟。

23 《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 宋·虞俦

吴侬生长水与云,不采莲花拔蒲根。
穷山凿石出奇怪,颠坑仆谷无寒温。
宣和倖臣以佞进,横江花石如云屯。
造化有此诚疮痏,奈何浮靡夸朴敦。

24 《竹枝(一名巴渝辞)》 唐·皇甫松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25 《送郑使君》 唐·贯休

刺婺廉闽动帝台,唯将清净作梯媒。
绿沈枪卓妖星落,白玉壶澄苦雾开。
仁爱久悬溪上月,恩光又发岭头梅。

26 《南乡子(双荔支)》 宋·苏轼

天与化工知。
赐得衣裳总是绯。
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
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
绮席歌筵不暂离。
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
怎得成双似旧时。

27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题云“唐》 明·顾德辉

秘阁香残日影移,灯分青玉刻盘螭。
琶琵凤结红文木,弦索蚕缫绿水丝。
金屋有花频赌酒,玉枰无子不弹棋。
传宣趣发明驼使,南海今年进荔支。
¤

28 《薏苡》 宋·苏轼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
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
谗言风雨过,瘴疠久亦亡。
两俱不足治,但爱草木长。

29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宋·苏轼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
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30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宋·张元干

济世功名肯力为,风云遇合贵逢时。
欲知辟谷师黄石,便是扁舟号子皮。
后进忌能逾日月,敌人用间果蓍龟。
福城东际笙歌地,且祝千龄醉荔支。

31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32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33 《秋霜阁》 宋·刘拯

翰林诗笔振千古,珊瑚照夜横雕梁。
高文胜地占江左,我来戴胜初降桑。
雨师愤郁欲倾注,气蒸柱礎如迸浆。
清风执热逝可濯,定知五月飞秋霜。

34 《赠杨仲开画图引》 元·王冕

杨君绰有隐者风,须长骨瘦两耳聋。
作诗作画不作意,造化不与常人同。
前年眼健腕有力,捉得老龙归雪壁。
墨雨淋漓天地黑,茅山十日飞霹雳。

35 《用折枢韵呈李丞相二首》 宋·张元干

参陪仍许瘦筇支,长者登临敢后期。
钟断白云飞雨过,月生青嶂夜凉时。
心知胜地都忘睡,喜听连床共和诗。
莲社风流增荔子,余生长健更何为。

36 《和尚善西禅寺冲虚宫诗》 宋·李洪

飚驭临风香霭间,支筇款步访星坛。
羽人莫问升真事,古像空瞻玉佩寒。
井冽不逢龟曳尾,鼎存犹想汞新乾。
徘徊遐想来仙骥,皂荚成阴荔子丹。

* 关于荔支子的诗词 描写荔支子的诗词 带有荔支子的诗词 包含荔支子的古诗词(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