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通的诗词(1074首)

721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 宋·梅尧臣

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纸首除南省郎。
欲使平刑安远俗,莫辞乘传历炎荒。
桂林地险通椎髻,阳朔峰奇削剑鋩。
自有王门旧勋业,且须稀作上书囊。

722 《杨公蕴之华亭宰》 宋·梅尧臣

月径千里大,中有神娥宫。
宫旁种玉桂,柯叶垂珑珑。
虾蟆穴其根,出辄气墨蒙。
光魄纵复吐,血赤如顽铜。

723 《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宋·梅尧臣

自我河桥来,清话殊未已。
亟言阅通畴,晨驾遂遵彼。
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
草草始辞家,匆匆渡河水。

724 《书窜》 宋·梅尧臣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
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725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宋·梅尧臣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

726 《二月四日雪》 宋·梅尧臣

前日春风初摆条,昨夜雪飞深一尺。
北帝及腊不行令,东皇发煦遭尔厄。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天高地厚语难通,俛首下土徒叩额。

727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六小舫》 宋·梅尧臣

小舫闲撑莫厌迟,比於刳艇劣相宜。
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728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山门》 宋·梅尧臣

青山中穴为大门,下通轨辙高莫论。
飞云出纳不计限,双峙平削无刀痕。
入门复见田园美,田外峰峦回抱尊。
栖灵畜怪不可诘,夔魈往往来守阍。

729 《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 宋·梅尧臣

沉香细干天通中,束毫为呼诸葛翁。
久从海上厌持握,乞与阮籍书途穷。
物珍岂宜贱子有,更後应合归王公。
虚堂净几尘不到,砚傍置架珊瑚红。
乃知用遇自有处,君今莫叹居蒿蓬。

730 《送谢寺丞知余姚》 宋·梅尧臣

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
县民旧喜诸郎政,刍力莫媿今为翁。

731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宋·梅尧臣

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
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732 《送马廷评之余姚》 宋·梅尧臣

越乡知胜楚,君去莫辞遥。
晓日鱼虾市,新霜橘柚桥。
河流通海道,山井应江潮。
近邑逢鸥鸟,先应避画桡。

733 《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 宋·梅尧臣

楚山岂无铜,楚匠岂不工。
大炉常乏铸,碧炉那得充。
积弊在乡县,孰肯以利笼。
君今承诏行,谕民当得中。
苟能使之发,亦莫取之穷。
此乃事可久,山深山自通。

734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 宋·梅尧臣

古者二千石,高车驾青骊。
车前陈曲盖,车後建朱旗。
金鼓鸣两傍,壶浆拥通逵。
所以重威惠,所仰抚惸嫠。

735 《新安潘侯将行约游山门寺予以泞淖遂止因为诗》 宋·梅尧臣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鑱。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於监。
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土。

736 《依韵和杨州许待制竹拄杖》 宋·梅尧臣

楚竹翦霜丛,何惭汉使筇。
鸠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
挺特生难变,支离分已穷。
轻肥思比鹤,短发任如蓬。

737 《寄题安庆城楼》 明·高启

层构初成百战终,凭高应喜楚氛空。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
时清莫问英雄事,回首长烟灭去鸿。

738 《宴王将军第》 明·高启

流水通侯第,行云傍妓台。
雨催牙仗散,风引羽觞来。
曲学移声按,诗随得韵裁。
莫令游宴歇,次第过花开。

739 《次韵任伯再领宗学长句》 宋·晁说之

几重墨守岂难攻,叹息儒珍亦易穷。
轇轕八弦骚远迩,凄凉一代赋幽通。
喜君再戴长安日,顾我频惊沙朔风。
莫恨官曹太清冷,宫花时醉上林中。

740 《癸未岁余与开封解安行同知定州外县赴二帅上》 宋·晁说之

伊昔中山胜事赊,初当三五便开花。
君能选色沉醉倒,我自伤心深感嗟。
聚散十年逢节序,穷通百态各天涯。
使君绮席谁同乐,莫遣灯花照鬓华。

* 关于莫通的诗词 描写莫通的诗词 带有莫通的诗词 包含莫通的古诗词(10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