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地的诗词(1272首)
661
《碧梧翠竹堂》 明·聂镛
青山高不极,中有仙人宅。
仙人筑堂向蹊路,莺啼花落迷行迹。
翠竹罗堂前,碧梧置堂侧。
窗户堕疏阴,帘帷卷秋色。
662
《冬日二首》 明·潘一桂
寂寞江干深寄迹,一巢无计拙于鸠。
履如东郭笑何病,赋似长卿贫不忧。
白景驱愁催短发,归鸿衔梦下寒流。
何时小筑菟裘地,著在苍山碧水头。
665
《胡子坑(属大鄣)》 明·舒頔
两仪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潜幽灵。
毓秀朵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
枯槎著藓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
天净森铓列画戟,云开大嶂横青屏。
666
《沧江》 明·孙一元
千林草树静相依,来往寻诗坐钓矶。
地近青春惟鸟雀,夜来新水到柴扉。
中原落日愁多梦,万里沧江定不归。
拟向鹿门为地主,不妨常著芰荷衣。
669
《唐嘉会妻》 明·吴鼎芳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
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
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671
《石经山》 明·姚道衍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
秀气钟太题,胜概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
琬公惧变灭,铁笔苍苍石。
672
《金陵行》 明·用堂楩公
从古佳丽金陵州,到今城郭枕江流。
埋金往事堕茫昧,含风老树长萧飕。
寒潮喧声响西浦,碧海渺渺天东头。
二水三山涵远景,龙蟠虎踞横高秋。
674
《冬日过朝天宫》 明·袁炜
萧瑟严宫万木稀,下方炉定冻烟微。
风将云磬随行佩,松漏冰花著羽衣。
北市无喧知地迥,西山渐染觉春归。
老年数欲寻玄理,不但朝仪叩此扉。
675
《敦煌曲》 明·曾棨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676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77
《春日移居六首》 明·周晖
最怜佳丽地,萧散惬幽情。
不著《潜夫论》,无求处士名。
莺啼催小饮,鹤步伴闲行。
欲结村中社,题诗报友生。
¤
678
《祷雨诗》 明·周玄初
苏台羽仙飧玉霞,鹤年松骨轻如花。
昼骑金背之神蟆,奉持绿章扣天家。
请陈旱魃为妖邪,炎焚原隰疑烧畬。
草叶焦卷铄石沙,大田秋稼缩不芽。
679
《又和题(一首)》 明·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680
《读基命录》 明·朱椿
武皇称汲黯,近古社稷臣。
卓乎天地间,百世有余芬。
宋公廊庙姿,志虑殊精纯。
由来慕前烈,愿学在斯人。
* 关于著地的诗词 描写著地的诗词 带有著地的诗词 包含著地的古诗词(1272首)